珊瑚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争流 > 1988 四

1988 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茹争流很奇怪:“找我?”

前头小朋友们试着镜,孔德辉就和茹争流聊开了。

原来现在各家电视台都在拍自己的电视剧,平省电视台自然也不甘落后。孔德辉现在正负责《聊斋》这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好在《聊斋》里的故事相互不挨着,可以好几个摄制组同时开机,以单元剧的形式进行。不过现在平省电视台能独立拉出去拍摄的队伍太少,别说队伍,连设备都难以支撑几个组同时进行,孔德辉为这事儿急得头都要秃了。他听说现在茹争流没法拍电影,就想问问她和她的团队愿不愿意加入《聊斋》摄制组,负责一两个小单元。

茹争流有所顾虑:“我没拍过电视剧啊,不知道行不行。”

孔德辉很诚恳:“我知道你们拍电影的,不太看得上我们拍电视剧的。不过——”

茹争流诚惶诚恐打断他:“没有没有没有没有,孔老师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可没有这么想过,没有没有没有……我就是,没拍过,心里没底……”

孔德辉无奈地看看她,等她说完,才说:“嗯……行吧,这电视剧吧,就是看的人多,就我们宁市,差不多家家户户最少有台黑白电视机,老百姓现在都不爱去电影院了,就爱在家看电视。你现在,在休息吧?听说你那边有二三十人,光摄像机就三五台,还不算别的,这些人你就是一直给他们发工资,他们天天闲着心里也慌啊。你说是不是。你们要是参加了这个项目,拍的这段时间就算台里的人,什么工资啊津贴啊都和我们正式的一个样,另外你们算外包,还另外有钱。把队伍拉出去练一练,不比在家呆着强?你说对吧……”

五月,茹争流拉着队伍出外景,驻扎在平省和邻省交界的网虚山上。网虚山海拔近两千米,山路崎岖陡峭,光把那些设备弄上去都雇了几十个挑山工。不仅如此,山顶云雾缭绕,天气变化迅速,这会儿阳光普照,转眼就乌云满天,一会儿可能就下起雨来。为了应对这种多变的天气环境,茹争流要求团队每天拿出“晴、雨、云”三个方案,碰上什么天气就拍什么场景,争取在一周内把《贾奉雉》的深山遇神仙部分拍完。

这部分要是按电影那么拍,怎么也得拍上一个月,但电视剧场景多,时间紧,根本来不及。茹争流第一天就发现自己的队伍都已经习惯了拍电影,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磨,根本不适应拍电视剧的速度。茹争流当晚想到半夜,第二天紧急联系山下大本营,让他们把剩下的两台摄像机都送上来。接下来遇到稍大一些的场地,她就让人把三台摄像机安放在不同位置,全都打开,这样演员演一遍就能拍到三个机位,剪辑的时候都可以拿来用,不用重复走戏,节省了很多时间,终于在原定计划的最后一天完成山上外景的拍摄。

山上部分一结束他们就马上下山,转场已经安排好的小村场景,这时候整个团队拍起来都已经比较顺手,除了屋子特别小施展不开,他们就直接架起三台机器,争取一遍过。

拍《贾奉雉》茹争流自由度不高,演员都是电视台选好的,说要用谁就用谁,剧本也是现成的,人家让怎么拍就得怎么拍,再加上时间确实紧,要求也不是很高,茹争流每天拍起来都切切实实感觉到在给别人打工。就这么拍着拍着她很快疲倦了,是那种从心底升起的倦意,恍惚间觉得自己就像个流水线拧螺丝的,一个零件被传送到自己面前,伸手拧一下,这个零件走了,下个零件又来了,也不用动脑子,也没有权力改变什么,就伸手拧就行。

有天她喊了开机,三台摄像机一齐开动,演员按部就班地表演起来。这仨摄像机里有一台是没有摄影师看着的,因为团队里只有一个摄影师,他管理主机位,茹争流自己管理一个机位,剩下一台只让人在喊“开机”的时候打开就行了,这种方式在非移动场景里效率很高。茹争流看着看着就走神儿了,现场模糊成一片,演员们的台词也在耳朵里糊成一团,她只觉得啥都抓不住看不清,自己就像那台开着机而不用操作的摄像机,除了喊一句“开始”别的没有太大用处……这一走神儿就不知道走到了哪儿,导演不喊“停”,演员们只好不停往下演,演到后来整个场景都结束,实在演不下去,大家纷纷扭过头去看茹争流——就算这样她也没有回过神儿来,直到老戴轻轻拽了下她胳膊,她才如梦初醒。

接下来一整天她都惶惶不安,就在走神儿的那个时段,茹争流突然深刻地体会到了郑文汇当初那种焦虑和无助:我也马上要三十岁了,从大学拍小短片开始,我当了七八年导演,几乎没有停下来过。现如今拍电影电视的场面对我来说如此熟悉,我喊“开始”的时候已经麻木了,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已经毫无吸引力,变成了一种不得不去做的工作。看看摄像机前边那个演员,多么熟练的老演员,该哭的时候哭,该笑的时候笑,每个哭和每个笑几乎都一模一样,我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也完全感受不到他和角色的共鸣。那只是哭和笑而已,即便不告诉他这段剧情是什么,只跟他说你得哭你得笑,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