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收粮
日后,中国面粉市场有十大品牌:古船,香满园,金龙鱼,河套,百乐麦,香雪,中裕,金沙河,五得利和塞北雪,这十大企业占据了全国面粉销售五成左右的市场,剩下的中小企业再瓜分剩下的五成。 李未在超市里看到的五得利面粉就是这十家企业之一,这家企业的老板是号称中国面粉大王的丹志民,丹志民年龄比李未还小,今年才二十五岁,出生于河北大名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勉强能吃饱饭,但也没啥闲钱。 高中毕业后他没考上大学,便去了一家机械厂工作,工作了几年后攒了一些钱,他看着当时社会上不少人下海赚了钱也觉得眼热,便开始琢磨,这一琢磨还真被他琢磨出了一些东西来,当时的大名县盛产小麦,但整个大名县都没有一家像样的面粉厂,他就觉得开面粉厂肯定能赚钱,然后便拿着这些钱和父亲、弟弟以家庭联产承包方式开办了一家面粉厂,取名为五得利。 为啥叫五得利呢?这就是丹志民给面粉厂定下的经营理念——客户得利、农户得利、员工得利、国家得利、企业得利,五方得利,所以就叫五得利。 创业的过程是艰难的,五得利面粉厂刚一成立就遇到了难题,十几个人加工了15吨小麦,本以为能大卖一笔,可曾想压根就没有人买;面粉一直积压在仓库就意味着工厂不能正常运转,一家人围在一起苦思冥想,最后丹志民想到了一个方法,用粮食换面,靠收加工费赚钱。 丹志民怕大家觉得加工费太贵,他又决定只收市场价的一半,这种模式更能为农民接受,因为他们平时自己吃面粉也要去找地方磨面,用石磨磨面效果远不如机器磨面,五得利要价便宜、出面又快又好,一下就吸引了许多当地农民背着麦子去磨面,渐渐地工厂就正常运转了起来,丹志民一家也因此小赚一笔。 但面粉行业门槛并不高,许多人看见丹志民赚到钱后,也动了开面粉厂的心思,一时间,整个大名县的面粉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从2家勐增至36家;好多小面粉厂为了抢生意,纷纷压低加工费,同时为了赚取利润,又开始弄虚作假,五得利却反其道而行之,继续严把质量关,不管是给农民的面粉,还是给其它客户的面粉,质量都非常好。 同时又用扩大生产规模来摊低成本,那些小厂的面粉没有五得利好、加工费也不比五得利的便宜、服务态度就更不如了,还怎么和五得利竞争?于是乎,大名县的小面粉厂纷纷倒闭,五得利却是越做越大,短短一年时间就成为行业标杆,在当地彻底站稳了脚跟。 但是很快,五得利就遇到了瓶颈,大名本地市场已经被他们吃的差不多了,厂子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走出来,于是丹志民便亲自带着面粉去HD市里推销面粉,一开始没人愿意收他们的,因为粮食行业都喜欢从老合作商那里进货,外来的厂家不清楚底子,万一出问题就麻烦了。 好在五得利这两年的功夫没有白费,他们的产品成本比其它面粉厂低得多,所以丹志民可以使用大幅度让利的手段来吸引粮油店合作,他们的面粉质量确实好,看着白、吃着香,顾客只要买了第一次,以后基本就只认他们家了,而粮油店进货的时候,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五得利就会在约定好的时间如数送来面粉,还帮他们运到店里面码好,价格便宜、质量好、服务也吊打其它竞争对手,这样的面粉怎么可能不受欢迎? 五得利很快就席卷了整个HD市场,等他再去河北其它城市谈合作的时候,就不用那么费劲了,当地的粮油店早就从同行那儿听说过五得利的大名了,甚至不用他过去,SJZ等地的粮油店就纷纷打过来电话,要从他这儿进货。 在拿下整个河北市场后,丹志民又将五得利面粉送入天津,天津是大城市,耕地面积少、人口众多,面粉都需要从外面购买,所以这个市场拿下来也不算难;等彻底在TJ市场站稳脚跟后,丹志民又雄心勃勃准备进军京城市场,这次就不那么容易,因为京城是全国的中心,所有大面粉厂都盯着呢,市场早已饱和,但他愣是凭借质优价廉服务好,有惊无险地进入了京城,把五得利面粉送入各大超市以及粮油店之中,所以才有了李未看到的这一幕。 李未买了一袋五得利的面粉,带回四合院里,让厨师做点面食尝尝,然后认真地开始考虑惠农进军粮食加工领域的问题,之前没有开始是因为时机不对,想要进军粮食加工产业就得获取粮食,而此前粮食都是统购统销的,私营企业没有收购粮食的资格。 但是今年政策开始放松了,二月份的时候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把握有利时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价格,放开经营,增强粮食企业活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进一步向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方向推进。 而且据李未了解,细则也会在今年出来,具体内容包括国家定购的粮食全部实行“保量放价”,即保留定购数量,收购价格随行就市……粮食价格和购销放开以后,国家对粮食实行保护价制度,并相应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和储备体系。 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原因有几点,首先全国粮食连续几年丰收,粮食总产量突破四亿吨,去年已经达到4.43亿吨,人均粮食接近三百八十公斤,再算上蔬菜、肉蛋等食物的总产量,人民已经不用担心饿肚子了,所以适当放开粮食流通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