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章 不知道丈人指的是
在李承乾的帮助下,很快…… 李重便找了一个前朝官员所留下来的宅子,来充当上课的地方。 至于这上课的方式。 自然是以自学为主。 这不! 第一天。 李重便给了他们一个任务。 让他们都收集一下史料,然后把汉朝,从立国开始,到灭亡,按照年号以及时间顺序,把每一年每一月所发生的人和事,都尽可能罗列出来。 一直到汉朝灭亡。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庞大的工作。 就算是十分熟悉经史的人,估计都会觉得要累得够呛。 可没办法,既然是自己丈人说的,两人也只能是照做。 李重已经给他们都准备好了相关的书籍。 然后…… 他们便在下面合作,一个念,一个写,而李重自己,则是盖着被子在睡觉。 其实…… 有着《汉书》这些资料在,还是给他们减轻了不少的工作量的。 只是…… 《汉书》归《汉书》,这按照年号以及时间顺序来整理,又是另一回事。 这也就导致了。 他们要是想要完成好这件事。 就几乎要把以《汉书》为主的书籍,几乎通篇都要看一遍。 时不时,还得对某一年的事,进行添添补补。 然后…… 这纸张,便逐渐地贴满了多个屏风。 这边这个屏风上写的是秦二世元年的事,那边那个屏风记录的便是二年,三年。 汉朝,先说西汉,一共二百一十年。 那他们就要把这二百一十年所发生过的所有的事,都罗列出来。 有的事他是一大段的。 这你还不太好直接全部抄写在屏风上。 那就要求他们,必须要详略得当。 不说让李重看懂,至少……他们自己要看懂。 所以你别看李承乾准备这屋子大,当你把西汉二百一十年的事全都写在屏风上,由此诞生了二百一十个屏风,屏风都塞满了整个宅子的走廊过道以后,这屋子也就不显得大了。 大概是花了差不多两三个月的时间吧。 两人终于是把这西汉二百一十年的第一版给做了出来。 李重随后也是检查了一下他们所写的这些东西的质量。 “这里,详略做的不是很好,最好是再精简一下。” “这里,若是有争议的地方,一定要注明,可以用红字做标注试试。” “……” “还有这年号,可以以某一年为,然后重新编号。” “这年号太多了,看着都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年。” 等他们按照自己所提出的意见,再修改了一遍以后。 李重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紧接着…… 又让他们继续写东汉的事。 到了这年差不多年底。 两人便是这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上面。 什么年份,发生了什么事。 当最后完成的时候,这屏风已经把整个宅子的走廊过道都塞满。 而且…… 他们的腰也都快挺不直了。 而李重,也是带着两人,一点点地遨游于这历史长河。 并且…… 以惊人的概括能力,给他们诉说着这两汉四百年的事。 “大汉开国之初,国家初立,民生凋敝,所以汉高祖刘邦要思考的,就是要如何建章立制,休养生息。” “这时候的汉朝,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百姓得到了很不错的休养。” “到了汉惠帝,只能说萧规曹随,没什么新意。不过,民间倒也是一片清明,为整个国家的人口恢复,以及后面汉朝强大,继续奠定了基础。” “汉惠帝之后,是汉文帝跟汉景帝,这两人继续励精图治,厉行节俭,也正是这样,到了这一代,终于都实现了国家强盛,百姓小康。” “但是呢,从开国一直到汉文帝、汉景帝,一直都有一块心头病,那就是匈奴。” “于是……接下来终于轮到汉武帝这个败家子登场。” “由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汉朝的情况开始自转直下。” “到了汉昭帝继位,又只能继续休养生息。” “汉宣帝时期,汉朝又开始强盛。” “但是强盛后,又开始不行了。” “汉元帝,在位期间,因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 “汉元帝以后,西汉基本上就是等死。” “你们通过这个,有没有发现什么?” 两人不知道李重指的是什么。 只能是问道:“不知道丈人指的是……” 由于这范围实在是有点太大。 李重便道:“这就是一个王朝从创业,到兴盛,到衰败。创业的时候,都是些什么人,用了什么政策,然后中间,这些人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你们不是想要学经世之学么?其实……这汉朝的四百年里面,就蕴藏着经世之学。” “比如说,到了什么样的时间节点,就应该要做什么事。又或者说是,到了什么样的时间节点,就不要去做什么事。” 两人顿时便明白。 不过两人还是有一些疑问,问道:“可这是汉朝,跟大唐能一样吗?” 李重便道:“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如果你看不懂历史,请看看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 李重这话一说,两人瞬间仿佛感觉到有一股气立刻直冲天灵盖。 李重继续道:“你们要是能把汉朝的四百年弄懂弄透,那么,怎么说呢,未来的大唐,你们也可以看的到。” “当然!可能最多只能看到百分之六七十吧,不过,有这百分之六七十,也不差了。” “历史,其实是螺旋向上的,像是汉朝发生过的一些事,未必会在大唐发生,就比如说外戚专权,这一点在大唐,大概已经是行不通的。但是,通过看汉朝的一些事,你们还是可以发现很多的共同点。” “就比如说,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