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人生流浪 > 223、西城风雨

223、西城风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上就是指一个前殿,不会再有其他建筑。

说烧没烧:杜牧合理想象误导后人,造谣误人子弟呀!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前院矗立着一块高3.3米、长11.7米的黑色大理石壁,镌刻着晚唐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这篇文章不仅详细描述了阿房宫的恢弘气势,也留下了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千年传说,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就连李毓芳当初来到西安,脑子里也全是杜牧笔下的场景。这岂不是让杜牧冤枉项大侠这么多年的历史岁月?

“会不会阿房宫里那些秦代建筑都随着当初项羽的那把火付之一炬?”这个问题在李毓芳的脑子里徘徊了好长一段时间。

李毓芳曾对咸阳宫进行过挖掘,如何认定是否经过火烧,她很有经验。在对阿房宫前殿的考察现场,李毓芳第一次对杜牧提出了质疑:没有被烧的红土、灰迹、结块,在阿房宫前殿台基的勘探和试掘中,其地层关系基本是耕土—扰土—晚期堆积—夯土台基或耕土—扰土—汉代堆积—夯土台基,也就是说,没有一处有被烧过的迹象。这么说,这小杜这个小子作文章欺骗了世人!

“火烧阿房宫应该是误传。”李毓芳得出这个结论,文献史料也支持了她的这个观点。关于项羽火烧阿房宫、火三月不灭的说法,秦汉时期的文献资料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在咸阳屠杀民众,“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这里所说火烧秦朝宫室的地点在咸阳。

“秦咸阳是秦朝首都,所烧毁的也是首都宫殿,根本不是秦朝时代地处渭水之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她说。

那为什么杜牧的《阿房宫赋》描写得如此绘声绘色,甚至有图做证?

“阿房宫图出现在明代之后,得出这个考察结果后,我又仔细阅读了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我认为杜牧所描述的阿房宫是他自己的合理想象,而明代后出现的阿房宫图就是建立在杜牧的这个合理想象上。”李毓芳认为,杜牧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描写阿房宫,而是想讽古喻今。

“杜牧的合理想象,千年以来,无意间误导了大家对阿房宫的认识。”

上林苑内:“皇家花园”住进铁路大厦

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秦人就在自己的后花园中建有楼阁亭榭,修了小桥流水,这是阿房宫考古的一个意外惊喜。

“从前殿考察不出阿房宫有宫,我们加大了搜索范围,却在距阿房宫前殿遗址西1150米处发现了一处非常精致的秦上林苑后花园景观园林建筑遗址。”

考古人员在这一遗址中意外地发现了一段由鹅卵石砌成的水渠。水渠修筑精致,蜿蜒流淌,比较窄,也很浅,与其他地方如汉长安城发现的专门排水的水渠大不相同。它应该是秦大型建筑后院的园林景观流水水渠,两边向外的两排石头可能是渠水漫出后,皇族作嬉戏踏步之用的。

经分析研究后考古人员认为,这应该是战国秦上林苑一大型建筑后花园中的景观流水遗存,这也是我国首次在上林苑中发现的景观流水遗存,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风格、皇家园林布局等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这段意外的惊喜没让李毓芳高兴多久,因为它牵出了一个让人心痛的名词———上林苑。

“阿房宫就建在上林苑内。”李毓芳说,上林苑是皇帝的私家花园,里面有大大小小的宫殿建筑近百所。它简直大到不可想象,从地图上看,它北起渭河,南至秦岭,最东端在蓝田县,西边一直要延伸到周至县。

“北京的颐和园跟它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颐和园我一个上午能走完,要是上林苑,我坐车一天都逛不完,它比整个上海都大!”

“这么大的一个皇家花园,如今被压在铁路、公路、高楼、大厦、学校下。”李毓芳很痛心,但她更多的是无奈:这么大的地方,谁都知道要保护,可怎么保护,哪里来这么多的钱?

“这里的高楼早就盖起来了,现在有了学校有了商店,铁路都通了进来,不管是地上还是地下的文物,损毁得已经相当厉害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