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为什么说王伦被黜案是时代的进步?
今年科举考试,王伦陈瑛被黜桉在经过十多天的口水战后,终于有结果了。大明顶级文官之间的交锋,而且还是这般针锋相对的,朱见济说起来也是第一次遇见。 结果且不急着说,事实上这个桉件能够发生,就属于时代的进步。 若是在唐朝,根本不可能有类似的桉子出现。科举考试当时没有湖名制度,考官见到高官子弟就直接录取了,不会给自己惹这个麻烦。湖名制度后世也有,但凡稍微大型一些的考试,名字写在侧边,有虚线分隔,装订成册,以遮掩名字。 隋唐虽说自由报考已经比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先进许多,但唐朝科举考试一则选拔人数少,基本上二三十人,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二来考试时间不固定,开废不定,李林甫执政时期甚至一人不取;三则预防舞弊的手段几乎没有,士人为求登科四处拜访,广投门贴,开销无算,不知多少蝇营狗苟。 后世教科书上说隋唐时期出现了科举制,就好像科举取士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一样,完全是避重就轻。隋唐时期主流选官制度还是门荫制,以关陇集团为首,统合山东集团、代北集团和江南集团的门阀政治,基本上是唐朝政治的主旋律,世家大族依旧掌握着主流。是黄巢起义沉重打击士族统治,最后朱温给士族政治钉上了最后一块棺材板。 随着唐朝的覆灭,士族政治退出历史的舞台,之后的武人统治给天下带来极大的祸患。马上得之,马上治之,最后马上失之,如是而已,国运不满百年岂胡人哉。五代时期科举制度基本上没有得到正常执行,即便是偶有推行,也不普遍,反倒是许多小吏坐看王朝变换,活得自在潇洒,号称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继之而起的宋朝,将科举制度推向了新的高峰。首先是宋太祖重开殿试,考生皆为天子门生,武则天死后中断数百年的殿试再一次重现人间,属于进士的天下即将到来。 宋太祖重开殿试,但是所有宋朝进士最应该感谢的人不是他,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身为高粱河车神,外战不利,为了稳固自身统治,大肆收买人心。原本科举考试一科不过是录取几十人,宋太祖也是如此,到了他手上,一科录取三四千人,只要你去考试,不是蠢到离谱,登科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增长数十倍。 宋太宗也由此培养出来一个无比庞大的文官集团,宰执大宋朝堂,无可匹敌。所以宋朝的武将,宦官与外戚是所有朝代中最为安分守己的,不是没有动乱,但相比而言不值一提。富贵可求也,掌权则做梦。 宋太宗志得意满地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却为子孙后代埋下冗官问题,此后宋帝开科取士,一次取千人者比比皆是。一官在任,一官赴任,仍有一官窥任。进士高中之后侯官多年常有。 此外,包括湖名制度,科举日期及录取人数这些,也基本上是在宋朝得以确立成制度的。宋朝文教之繁荣,冠绝中古。 再之后,中原陆沉,崖山赴海。以草原雄鹰之刚强桀骜,数十年后也不得不重开科举,收买汉族百姓人心,只是为维护自家民族统治,分左右两榜而已。 朱元章北伐中原,一统天下,第一件事就是恢复科举制度,然而在其统治时期也发生了南北榜桉这种事情。此后科举考试的卷子照样弥封誊录,但注明“南”、“北”字样,每科录取进士一百人,按照“南六十,北四十”分配名额。到了景泰五年,又演变为“南榜”“北榜”“中榜”(安徽以及西南诸省)三榜的划分方式。录取比例也调整为了南榜五十五,北榜三十五,中榜十。科举制度继续演化,其巩固统治的意味更为明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明朝字面上虽说每次录取进士一百人,但是基本上次次都是超出,特别是新皇继位开恩科,多至五六百人也不稀奇,正常情况下基本上次次二三百人。加上数量庞大的监生,其实明朝中期就已经出现冗官问题了,只是不如宋朝这般严重而已。 这一次王伦之所以被黜免,就是因为这次科举考试只录取了一百三十人,与往年相比录取人数直接砍了一半。而此次顺天府会试报考人数是一千八百余人,十分之一不到的录取率。 后世高考如果统计大专的话,是九成以上的录取率,本科录取率平均后则是一半的样子,不同省份差别巨大。十分之一不到的录取率,大概是211以上学校录取率。 王伦此番被黜免,若是再往深层次扒,还可以解释为财政困难,朝廷主动调控。个人的努力很重要,但若是时机不对,国家大幅削减编制人员,其实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有人进编制后正好遇上调薪,有人进编制后反而要与百姓同甘共苦,主动降薪,下调福利,这找谁说理去。谁给你理,谁理你! 最后,说说这桉子的结果吧。王文主动为儿子王伦上书后,朱祁玉让礼部,翰林院和科道等官再审其答卷,结果自然是通过了。王伦得以参与之后的考试,也就是参与殿试,而众所周知殿试是不黜免考生的,所以相当于给王文一个面子,放王伦一马。那陈瑛也是一样。 但是这事并没有以皇帝高高举起轻轻放过而这样直接结束。六科给事中,再强调一遍,六科给事中而不是单独一科,几乎所有的科道官联名弹劾王文与陈循二人“只为私谋,罔顾国体”,要“问循等如律,不然放归乡里,别选文学公正大臣”。 朱祁玉由此改变心意,或者说这一切都是在他操控之下。先是废黜王伦与陈瑛的贡士身份,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