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分化之策,出宫视察
东宫内,茶余饭后,何林静向朱见济禀报近来大事。 说到甘肃总兵官雷通轻调军马,几为所陷一事时,一旁的孙震忍不住道:“甘肃总兵官折损百人固然为真,但是御史劾奏斩获才数孽,也是不实之语。北虏折损之数,不下于官军,只是他们将伤亡之人拖离战场,是以最后才得数个首级而已。” 同是武人,朱见济能够理解孙震的心情,但是此事朱祁玉已经决断,孙震没有资格质疑,便道:“就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雷通贸然出兵,未见斩获,御史弹劾也是分内之事。更何况父皇只是下诏斥责而已,不曾调离也不曾逮治入狱,已经是心存宽宥。”孙震遂不复再言。 何林静将此事说完后,朱见济问道:“北虏为何要将已死之人带回去?就不怕耽误大军回返,为官军追及吗?” “北虏流俗,凡在战场上带回战亡之人的尸体,可以继承死者的一切财物,包括妻女。是以官军斩获不多。” “倒是一个好办法。”朱见济点了点头表示了解。明军不曾有类似的政策,战死沙场之人多是埋骨他乡,游魂不归,但是北方民族这种政策,明军又是注定不可能去学习的。 孙震对此显得颇为不屑,道:“北虏所掳掠汉人,朝廷亦下诏以财物换回,比北虏这恶俗要好的多。北虏人伦背弃,也不知道谁是谁的妻女,谁是谁的父兄。” “朝廷出财物换回。”朱见济重复一遍,心下已经是叹了一口气,朝廷出财物换回,那也要有财物呀!这些年确实换回来了一些,但是整体而言还是有不少汉人流散在北境。国家财政恶化,许多善政如同虚文,怎么可能得到执行。 朱见济不去想这些,暂时他还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问起当下事,道:“眼下收容了多少孤儿了?” “已有一千五百余人。” 朱见济有些震惊,“这么多?” 何林静具实回应道:“是,有些过于年幼的,东宫尚不曾收容,将之寄养在养济院内。这一千多人大多是六岁以上的孩子,年龄大者也不过十二三岁,男孩有九百余人,女孩六百余人。不少孩子患病在身,这几天从东宫请,一些太医无偿坐诊,省却大笔开销。此外宫里也开了一些药物,仍旧不足,一些孩子久病在身,只怕药石难治,时日无多。” 听到何林静的回答,朱见济只觉一阵悲伤,同是万物之灵,出生的家庭不同,结局就大相径庭。 其他的事情,朱见济或许无能为力,但是这事不同,完全在能力范围之内,命令道:“能够治好的孩子,尽可能地去治,只要东宫有的药物一并用出去。本宫之后会寻个时间出宫看望这些孩子,尔等务必悉心照料,若是让本宫看见你们虐待儿童之事,绝轻饶不了。” 二人答应下来不提。 之后,沐琮来找朱见济,并请求屏退左右,朱见济挥了挥手让何孙二人并其余侍女内侍退下。 “什么事,还要让下人离开?” “太子哥,我已经从京里的老仆那里求来了一万两银子,只在宫外,随时都可以让下人交接。但愿太子哥能够对有些权贵网开一面,莫要追究。” 说着,沐琮给了朱见济一张小纸条,写着十几家名单,成国公朱仪,定国公徐永宁,魏国公徐承宗,英国公张懋…… 朱见济看了一眼,并未细看,但是也足以记下大部分人物了,都是明朝顶级勋贵,平日交道不在少数。朱见济道:“之前可不是这般说的,我是答应你让你提前通风报信,让他们有时间料理自己的腌臜事,省得之后被人查出来丢人现眼,可不是说要给他们免罪金牌。” 沐琮脸色很窘迫,道:“这些权贵家什么德行太子哥您还不知道吗?便是让他们料理自己的腌臜事,没有个几月功夫,哪里料理得干净,到时候一查一个准。” 朱见济道:“民怨一起,给他们免罪金牌又有什么用,太祖太宗之时,可是杀了不少有免死金牌的勋贵呢!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的道理,你们不明白吗?” “太子哥,你所为不过是钱财罢了,暂且缓上几日,到时候各家钱银一定送到。” 朱见济自袖中取出一本清单,甩给沐琮看。 “不必了,他们的钱银已经送来了,不必另外再送。最好身上没有把柄,否则即便是不夺爵位,停他们家几十年的爵位也不是不行。” 沐琮不必去看都知道是什么,这清单上面罗列着权贵们这些日子送来的银子,最少的一家甚至只有五两,最多也不过是五十两。一毛不拔用在这些人身上是再合适不过。反正朱见济先礼后兵前面两个字是做到了,敬酒不吃非要吃罚酒,朱见济可不愿这么轻易绕过他们。 沐琮有些着急了,道:“太子哥,这些权贵之家,即便是不曾掌握实权,在军中也有着不弱的影响力,招惹他们,来日祸福难料呀!” 朱见济笑了,反问道:“他们是让你过来传话的吗?是想要告诉本宫老朱家缺了这帮人就不行了是吗?” 沐琮知道将事情惹大了,就欲开口挽回,“不是——” “好,且看看老朱家离了这帮人还行不行!”说罢,朱见济自顾自地离开,留下沐琮一个人呆愣在原地,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作为太子党的他同时也是权贵之一,眼下真是两面不讨好。 沐琮想要将事情的影响尽可能地缩小,但是他却不知道朱见济自始至终的目的就是将事情闹大。 惹恼了权贵,当然对朱见济不利,但是朱见济更害怕朱祁玉一旦病重,这些人立刻拥立上皇复辟,自己反而被幽禁。 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