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 通化
梅津美治郎其实是看到了更细致的东西。 他知道在现在这种装备情况下,即便是八路军新兵构筑的防御工事帝国军队也很难突破。 这从奉天战役可以得出结论。 当帝国军队朝八路军防线冲锋时,遭遇到的是步兵无法承受的打击: 空中是八路军的火箭战机发射的火箭弹,偶而还有直升机的扫射。地面是八路军的炮火压制。再冲近一些要面对的就是铁丝网的阻拦以及各种地雷,在步兵速度被迟滞时,从火箭弹及定向雷打出的钢珠就会像雨点一样朝他们倾泻…… 这都还没算上八路军的步枪和机枪子弹。 这种防御完全可以忽视步兵素质上的差距,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都毫无疑问的会倒在冲锋的路上。 如果有什么可以突破这种防御,就只有配上战车了。 但帝国的战车在八路军的战车、火箭筒以及反战车飞弹面前又是如此不堪一击。 结果就是,八路军的防线几乎无法突破,哪怕是新兵防守的防线。 偶尔突破,八路军很快就会撤到第二道防线继续重复之前的场景。 也就是说,八路军可以犯很多次错,犯一次错不过是让他们丢了一道防线后退一步,有时八路军主力还会发起反攻把失去的阵地再夺回来。 但帝国军队,即便没有犯错也要用大批的兵力往敌人的枪口上堆。 这样打下去是没有胜利的希望的。 所以,梅津美治郎希望能“以守代攻”。 也就是与八路军换一个攻防角色,让八路军进攻而帝国军队防守。 这样一来可以拖延时间等海军那边打完他们认为具有决胜意义的一战,之后再增援“满洲”。 二来,更重要的是梅津美治郎认为这可以消耗掉八路军主力。 原因是八路军如果是进攻的话,那就只能用主力……新兵防守有余进攻却不足,他们不知道怎么互相掩护也不知道步坦协同、步炮协同,也缺乏面对敌人火力时收放自如的节奏。 如果八路军只能用上主力,那么帝国军队就先把这支部队解决掉,接下来的事就容易多了,八路军的防线就会出现许多漏洞了。 所以,梅津美治郎很自然的就看中了四平。 梅津美治郎会看中四平并不奇怪,这不只是四平是交通枢纽的问题,更是四平距离新京(长春)只有区区一百多公里。 要知道新京是伪“满洲国”的首都,这要是都被八路军打下来了,对关东军的士气乃至整个东北的人心向背都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这是鬼子的执念,首都在鬼子的想法里就像是一面旗帜或是一种信仰,就像他们信奉的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一样,一旦首都被占领士气马上就矮了半截。 这也是当初鬼子打南京并展开大屠杀的原因之一,他们认为打下顽军的首都就能摧毁顽军的士气乃至华夏人的心理防线,然后华夏就会投降了。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首都在华夏人眼中更多的是指挥中心,虽然重要但还没上升到信仰的高度,顽军甚至早已做好了放弃南京迁都重庆的准备。 鬼子因为有这方面的执念,于是新京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必守之地。 而四平是新京的门户,它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八路军的必攻之地。 然后,梅津美治郎就可以展开他的战略了:在四平布下重兵,构筑好防线甚至测好风向在上风位准备好毒气弹。 一旦开打,就算八路军占尽了各种优势,要突破这样的防线也要死伤惨重。 毒气弹是王学新最担心的问题。 鬼子防线不是打不下。 鬼子进攻八路军防线是打堑壕战,拿人命去怼八路军子弹、炮弹,但八路军进攻鬼子防线却并非如此,八路军可以用坦克开路强行突破然后迅速穿插。 问题在于鬼子有毒气弹。 王学新首批从毛熊那购买的一万套防毒面具已经到货了,但这并不代表就万事无忧了。 毒气是会被皮肤吸收的。 进攻时把全身皮肤都包得严严实实的? 但进攻时的战术动作比如匍匐前行连袖子、裤子都能磨穿,怎么可能严实。 何况还有子弹击穿、弹片击穿、铁丝网勾破、地雷等等。 在鬼子毒气的影响下,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伤都可能变成失去战斗力的重伤甚至死亡。 更严重的还是,八路军失去了进攻的主动性: 八路军戴防毒面具进攻,鬼子就可以不戴防毒面具选择肉搏。 八路军要是不戴防毒面具,鬼子就放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