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空爆引信
独立团最终没能发现松崎的埋伏。 在实战中想要发现敌人精心准备的埋伏是很困难。 原因是一天的行军路程、推进路程少说有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李云龙的机械化部队就是每天推进五十公里。 敌人可以在这五十公里任意一点埋伏,而八路军要防备敌人的埋伏,就只能检查这几十公里的每一个点、每一个高地甚至是平原。 这基本不可能做到,如果能做到这样,部队的前进速度也就会被延缓。 这也是八路军伏击鬼子总是成功的原因。 现在只不过是互换了一下角色变成鬼子伏击八路军而已。 李云龙推进时的侦察相对而言已经是相当严密了,“闪电战”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侦察和情报。 首先是战机的空中巡逻。 “拉5”从大同起飞每隔两小时就有两架在部队前方转圈,接着还会有从鬼子那缴获的98轻爆……这种速度慢的轻型机反而很适合用于侦察,因为以“拉5”的速度“嗖”的一下就过去了,飞行员根本就看不清地面有什么。 另外还有带着地面测绘雷达的B17还会在张家口附近转悠……它倒不是为了侦察,而是测绘数字地图为炮侦雷达提供数据。 鬼子虽说有防空炮,但直到现在还不敢开火。 因为一旦开火其高炮阵地马上就会暴露,接着就会遭到八路军火箭战机的轰炸……高炮对普通轰炸机还有点胜算,但对火箭战机这种可以在几公里外对其无差别轰炸的打法,那就只有挨揍的份。 这些飞机飞过小松山上空都没有发现异常,很明显松崎的部队在伪装潜伏上很有一套。 地面侦察部队中有一支由二十余名民兵组成的部队其路线要穿过这片区域,结果一名队员被地雷炸伤后就没有前进,随后把这片平原定义为雷区。 这不能说是他们胆小,而是鬼子通常会在平原和开阔地上布下大量地雷,民兵根本就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排雷。 倒是一个八路军侦察班靠近这片区域时发现异常,他们发现这片平原好像多出了许多新土。 这里之所以说“好像”,是因为鬼子对新土伪装过,他们把单兵坑挖出的土平均撒在周围又抹去了脚印,认真看看不出什么异常。 但有些东西细看看不出什么,整体广泛的一看就感觉有些不一样,比如平原表面土层不应该这么细腻,有些植被还被土层掩盖了一部份等等。 侦察班决定就近对这片平原侦察一番,不过走进去后就再也没能走出来了……鬼子等他们深入埋伏区时突然暴起将他们制服。 接下来发生什么事就不用说了,仅仅只是几分钟的时间,这个侦察班的战士就被鬼子灭口然后掩埋在单兵坑里,随后平原又再次恢复平静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接着就是独立团的先头部队……先头部队由三辆挎子和三辆半履带汽车组成,一个侦察排的规模,他们的任务主要是走在部队的前头发现敌人有可能的埋伏或是地雷、桥梁之类的问题。 侦察排的侦察重点是放在地势险要的高地,对这一片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开阔地就放松了警惕,只用望远镜朝两侧看了几眼然后就过去了。 十几分钟后,李云龙的大部队就排着一条长龙上来了,一头扎进了鬼子的包围圈…… 战后李云龙对这次被鬼子伏击大为光火,他骂道:“他娘的,老子一辈子都在埋伏鬼子,今天居然被鬼子给埋伏了,侦察部队都是吃干饭的么?” 李云龙这话说的有问题,恰恰因为八路军一辈子都在埋伏鬼子打的也是游击战,因此才缺乏以正规军的形势尤其机械化部队在公路上行军的经验,而且敌人设伏容易要发现就难,被埋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松崎也是个狠人,他在暗处一直盯着独立团的车队前进没有下达进攻命令,直到车队走过一半时才突然发难。 霎时两侧枪声大作,小松山上的鬼子架着几挺机枪疯狂的朝山下扫射,还有两门步兵炮往山下勐轰,山下平原处的鬼子突然一个个冒出头来,一边朝八路军射击一边在机枪、掷弹筒的掩护下朝八路军发起冲锋。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独立团陷入短暂的慌乱,这是人的正常反应,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还是几面包围,一时不知道该防哪一面。 这时李云龙镇定自若的指挥就起到关键作用了。 “他娘的!”李云龙放眼一看就十分嚣张的骂道:“小鬼子就这点人也敢打埋伏,同志们,送上嘴的肥肉不吃白不吃,给我狠狠的打,一个都不许让他们跑喽!” 战士们应了声,慌乱的阵形马上就有了好转,有序的防御随之组织起来。 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作用。 如果觉得敌人比自己强大就会心里发虚会感到害怕,接着就陷入混乱。 但李云龙那么一喊,听起来像是鬼子来送死的样子……事实也的确是来送死的。 如果是以前,埋伏的鬼子就别说是两个大队了,只要一个大队就能让独立团受不了。 但现在的独立团那是装备有半履带汽车和连发步枪的,不敢说以一挡十,以一挡三没什么大问题,而且兵力还比鬼子多。 在这情况下,松崎带领的这两个大队想把八路军一口吃掉,那就有点不自量力了,尽管松崎联队占据了有利位置而且还是有备打不备。 如果这么打下去,松崎联队或许会跟独立团拼个两败俱伤。 但问题就出在松崎联队在小松山上布置了两门步兵炮,而且这步兵炮一开战就在高处打得欢。 这就是第一时间告诉跟在独立团后头的炮兵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炮兵马上架炮并架设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