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机战领的发展进度(上)
机战领建立至今,已经过了四年多的时间,地表级IS和地表级羽型MS的进度相仿,堪堪研究完了一个文明分支的科技,正在攀第二个文明分支的科技树,地表级轻型MS的进度也不慢,已将一个文明分支的科技研究得七七八八。
科研进度之所以会这么快,不是因为这些文明分支所拥有的科技含量不高,纯粹只是因为沐云有了攻略(从布莱妮那边买来的科技研究指南),外加沐云舍得投资(简单来说,就是疯狂的氪金,缺什么就买什么,至于花了多少钱......那个并不重要!),仅此而已.
言归正传,机战领当前所能制造的IS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机械式矩力外骨骼,一种是电控式动力外骨骼,第三种则是复合式动力装甲。
机械式矩力外骨骼,主要是透过齿轮运转和物理的惯性机制,来对使用者的力量进行增幅,行动方面虽然比较僵硬,对力量的增幅却颇高,在熟练操作的方式以后,能节省使用者不少的体力。
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没有续航的问题,只要使用者还有操作它体力,它便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用担心能量不足而成为累赘的问题,适合用在长途跋涉的越野行军等方面。
电控式动力外骨骼的部份,则是在机械式矩力外骨骼的基础上,加装电池和动力引擎,透过智能判定来配合使用者行动,整体效能要优于机械式矩力外骨骼。
可是,当电控式动力外骨骼的电源耗尽以后,虽然还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可因自身的负重与结构等因素,会加速使用者的体力消耗。
因此,电控式动力外骨骼较适合运用在时长较短,但烈度较高一些的战斗,比如扛着重型火力,一边高速游走,一边进行远程火力支援等等。
不过,外骨骼终究只是外骨骼,与实际意义上的IS有着极大的差别。
是的!复合式动力装甲,便是机动战士文明所认可的,最为低阶的IS机甲。
复合式动力装甲,外型有点像钢铁人那样,只不过大了一圈不止。
机体的构造就整体而言,虽然较趋向于机械式矩力外骨骼,可不同的是,它虽没有动力引擎,却有能量舱(也就是俗称的电池),以及仿肌肉组织所构成的蓄力簧,能在电流的作用下进行收缩,从而产生所谓的动能。
不过更重要的是,各部组件都存在着一股,乃至于数股的微型引力场。
当使用者在穿戴复合式动力装甲进行操作之际,这些引力场也会随之发生吸引和排斥等反应,从而衍生出强度不一的能量流。
这些能量流被汇聚起来,重新注入能量舱,不仅有效地延长了复合式动力装甲的续航力,也营造出了所谓的能量回路。
能量回路有什么用?
使用者只要将各类武器搭载在能量回路的节点上,便能透过能量流来将之激活。
更重要的是,使用者甚至能藉由复合式动力装甲的能量回路,对自身施展出来的招式技能进行增幅。
建构IS的能量回路,便是沐云完成了的IS文明分支之核心科技。
然而,该文明分支的复合式动力装甲虽好,却因为科技上的限制无法进行量产,只能凭借着技师的技艺手工制造。
想要利用工厂对复合式动力装甲进行量产,得等沐云攀完三个IS文明分支的所有科技以后,才有办法做到。
照理来说,沐云应该会将IS的重心放在复合式动力装甲上面才对,再不然也是电控式动力外骨骼,可实际上刚好相反,沐云将重心都放在机械式外骨骼上面。
不过,沐云并没有照着既有的先进科技来生产制造,而是在结合了大汉帝国部份的机关传承以后,整出了一大批复古版的机械式矩力外骨骼。
这些机械式矩力外骨骼有多复古?整得就像是利用机关拼凑起来的出土文物一般,狰狞得吓人!
沐云为什么会这么做,在此暂且不提。
且说,机动战士文明的机甲体系,之所以会区分成IS和MS,除了体形上的差异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自主平衡能力!
怎么说?
在自然界中,人类的【直立式行走】,称得上是最不稳定的运动模式,平地摔这种事,时有发生。
相较于用两条腿走路的人类,八条腿的蜘蛛就稳定多了,而且还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复杂环境。
所以,人形机甲其实是最糟糕的造型,用两只脚走路的机甲,在稳定性方面当属所有机甲种类当中,最为差劲的那种,就算脚下换成履带模式都强得多。
可问题是,人形机甲为什么能够闻名于整个二次元宇宙?
因为人形机甲的不稳定性,使它们得以在快速且灵活地移动和规之际,透过离心力的运用等方式,爆发出数倍于自身性能的杀伤力。
而人形机甲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仰赖于机甲本身所拥有的自主平衡能力。
对于IS而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