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1 李治的气量
皇帝外出避暑,照样要处理政务遥控天下的,把大臣带在身边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把太子左庶子于志宁带走,还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揣测。 一般皇帝离京,都会留下太子坐镇京师。 目的是防止皇帝出现意外,太子可以直接在京城登基,以免引起天下动荡。 虽然太子只是名义上的坐镇京师,没有什么实权。 可这个名义对东宫臣属却很重要,毕竟这也是一份从政履历。 太子左庶子是太子的左膀右臂,照理说他是要留下辅佐太子的。 可是这次皇帝却把他给带走了,反而留下马周辅佐太子,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尽管李世民的理由很充分,于志宁有治国之才,想要带在身边咨询国事,可这种理由根本就无法说服众人。 而且朝中那些人可都是老狐狸,没有一个简单人物。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却都肯定必然和前太子李承乾造反有关。 很显然,皇帝虽然没有因此降罪于他,却也不再相信他教书育人的能力。 之前没有直接给他调整位置,不过是给他留几分颜面。 毕竟于家也是关陇勋贵的核心家族,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李治也坐稳了太子之位,就找个机会把他给带走了。 于志宁得知这个消息,更是满脸苦涩,对他的妻子道:“没能教好太……前太子,我愧对皇恩。” “圣人不以此罪我,还保全我之颜面,更让我羞愧难当。如此我还有何颜面继续担任太子左庶子之职,明日就上表请辞。” 他的妻子忧心道:“若你此事请辞,恐会惹怒圣人。” 于志宁胸有成竹的道:“不会,以圣人之心胸气魄,纵使不允我请辞也不会发怒。” 果不其然,第二天他请辞的时候李世民非但没有生气,还驳回他的申请,不许他辞职。 并宽慰他不要多想,我很信任你云云。 可是于志宁却知道,皇帝越是这么强调就说明他越是在意,自己这个太子左庶子确实是做到头了。 之所以驳回自己的请辞,一来是时机不合适,而来也是做给外人看的。 等过上一些时日,自己必然会被替换到新的职位上去。 所以回去之后,他就很干脆的把自己的工作都移交给了马周,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的行为也彻底证实了大家之前的猜测,皇帝不再信任他教导太子的能力。 当然,是仅仅不信任他的教育能力,还是连带着怀疑他的治国能力,还有待观察。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于于志宁来说,失去这个位置也意味着他离宰相之位又远了几分。 毕竟太子左庶子只要正常干下去,有五六成的概率能当宰相,等太子登基这个概率能提高到九成九。 以这种略带屈辱的方式离开,他当宰相的概率直接下降到了不足一成,其中的悬殊是非常巨大的。 陈景恪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也是窃喜不已。 看来当初他黑于志宁的话终于起到作用了。 这么久都没有什么动静,他差点以为李世民不相信他的话。 现在看来并非是不信,而是出于种种原因拖延了一些时日。 不过说实话,他确实有点后悔这么做了。 史书记载也不全面,或许于志宁并非如自己猜测的那样呢? 当时他第一次和皇帝这么高级别的人物打交道,以至于有些行为失措。 也是从那之后,他除了帮李治说过几句话之外,就再也没有评价过任何人了。 …… 皇帝离京对陈景恪影响不大,他每天照常给大家上课。 上午教理论,下午解剖。 最开始解剖的是小动物,鱼、青蛙之类的。 后面就是老鼠、兔子等。 等大家熟练掌握这些之后,就改为了猪。 猪、黑猩猩的皮肤和人类是最为相似的,用黑猩猩做实验品不现实,猪是最合适的。 弄一些猪过来,让他们练习切口、缝合之类的。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陈景恪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培训护理人员。 不要小瞧护理人员,没有他们当助手,光靠医生累死也照顾不来那么多的病人。 尤其是在紧急救护中,护理人员的作用更大。 于是他就进宫找到了李治,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 “一名军医配备五名护工组成一支小队,所以我们需要至少五百名护工。” 李治道:“此事重大,我需要请示阿耶之后才能给你答复。” 陈景恪说道:“这一来一去要耽误许多功夫,不若殿下先找三五十个人过来,我提前对他们进行培训。” “等圣人那边的旨意传回,再把剩下的人补齐。到时候可以让先来者教导后来者,能省去我许多麻烦。” 李治为难的道:“这……若阿耶怪罪下来,我承担不起呀。” 陈景恪劝道:“军医培训事关重大,征高之战随时都能发生,每多耽误一天可能就会导致许多将士丧命。” “事急从权,只招募三五十人,我相信圣人不会怪罪的。” 李治还是犹豫不已。 陈景恪能看得出来,他是真不敢,不是假装的。 心中暗叹不已,李治心中或许有一头猛虎,可他装猫装的太久了,不知不觉染上了猫的一些性格。 心胸气魄远不如父兄,甚至连李丽质都不如。 就在这时,一名侍者急匆匆的跑进来道:“殿下不好了,李尚书昏厥过去了。” 李尚书就是太子右庶子、工部尚书、武阳县公李大亮。 李治一惊:“啊?人在哪,何时昏厥的?” 那侍者道:“就在工部衙门,处理政务是胸口剧痛昏厥。” 陈景恪眉头一皱,道:“胸口剧痛,可还有别的症状?出汗、恶心、呕吐有没有?” 那侍者为难的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