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汴京圆社 > 报业

报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于白游玄的疑问,卫玲以门派机密为由并未回答,白游玄见状淡然一笑飘逸洒脱至极,张慧奴抬望他的眼神满溢倾慕之情,焕发出耀目的光彩。

白游玄面上依然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却有些急切地起身向诸女告辞道:“既然贵门已经初步搭好架构立下门规,在下也还有些要紧事需去处理,这就先行告辞了。”

紧随其后,周同也大手一挥,便算作告辞,他意态闲适,迳自踱出门,倏忽间就不见了影踪。

两位善解人意的见证人离去,厅中余下的俱是柏舟门之人,罗云霓有些失落地道:“就我只会走绳偷盗,其他什么有用的事情都不会做,给姊妹们拖后腿了。”

卫玲打断她的自怨自艾,“六姊,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这掌柜的缺了你可不成,你师父身为黑/道一派三帮七门之中的卸岭门主盗神施寂,所擅的除了摸金偷盗,就是打探消息了,若论江湖上消息最灵通的,除了百结帮就要数卸岭门。”

“咱们柏舟门下,肯定多为在勾栏瓦舍和酒楼正店以自身技艺吃饭讨赏钱的女子,我想到的生意便是由你组织训练这些受邀到酒楼或者官员府中表演歌舞技艺的女子,让她们仔细记录那些官员所说的朝堂地方的各种政事消息,然后我们做一份小报暗中出售。”

前世在大学上传播史课程的时候,卫玲就对邸报和小报的历史印象深刻,在宋朝,邸报的发行工作由京师的都进奏院和各州进奏院和进奏官们负责,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环节,则逐步由中枢部门接管。

由于官办的邸报上面刊载的都是当时朝廷的大政方针和官员人事变动,它的读者巳经不像唐代的进奏院状那样,仅限于少数藩镇长官,而是逐渐扩展到京朝官、地方各级行政官员和广大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中,因此它的发行一直受到朝廷的严格控制。

只有中央、各路、各州、各县的官员才能够阅读到邸报,可以说邸报是属于士大夫阶层的。然而,宋朝是一个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老百姓总是想尽一切方法获知信息好奇朝堂政事与官家圣人的八卦,邸报内容涉及到国家大事,百姓却无从得知,这就催生出了小报。

北宋时期,小报已经可以在市集上公开出售,于是一部分胆大的进奏院及中央各官署的官吏等各色人等便将一些人们迫切想了解的新闻信息泄露给小报,以朝报形式叫卖街市,当时“隐而号之曰新闻”。

其中“内探”负责探报宫廷之内的消息,“省探”负责探报宰相机构的消息,“衙探”负责探报在京诸司的消息,他们向小报发行者传递新闻讯息,小报发行者则向他们支付薪酬。

这些“报料人”在利益诱引下,将朝廷官报不适合刊载的大量宫廷内幕、政坛私隐等“小道消息”,别录成单状交由小报刊发,自然能够吸引广大读者的眼球,令小报发行者赚得盆满钵满,“或得之于省院之漏泄,或得之于街市之剽闻”就是大宋小报来源的一个概况。

与朝廷邸报相比,小报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首先,消息灵通,传播迅捷,时效性强,它主要刊载朝廷当中的时政性消息,往往赶在朝报发布之前加以刊载,由此让人得以抢先获知朝中消息。

其次,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受众面遍及朝野。“小道消息”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和猎奇心理,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最后,小报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有别于邸报的官样文章,更具可读性。小报的发行,“始自都下,传之四方”,满足了广大士庶关心朝政动态的强烈愿望,吸引了众多读者。

作为“邸吏辈为之”的非法报纸,因为妄议朝政、机宜外泄,小报一直受到朝廷的压制和打击,但始终未因统治者的厉禁而彻底根绝。

就卫玲这些日子的观察,小报还没有在哲宗朝流行开来,正是她们柏舟门大赚特赚的好机会,培训这些姊妹做小报记者,以消息换得酬劳,而她们则可以用贩售小报的收益作为柏舟门的活动发展经费,可谓是一举两得。

姊妹几人对卫玲所说的小报都极为感兴趣,详细地围绕小报稿件的收集、编辑、排版,报纸的印刷和具体该如何发售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商讨。

总之需要解决的东西繁杂众多,办小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等小报的话题告一段落后,对小报没什么了解完全插不上话的宁婆婆终于想起来有自己可以做贡献的地方。

“本门会武之人还是太少,当初跟我一起嫁到汴京城的还有位青城派的楚女侠,我们俩因为都不喜江湖武人更喜欢读书人而成为手帕交,不过和我夫君早逝只得一女不同,她夫君姓吕,在朝堂几经起落,现任成都路转运副使,她自己则留在汴京城由儿女奉养。”

“就是不知她这个养尊处优惯了的老夫人还愿不愿意给我这昔日姊妹个面子,来本门做供奉传授武功,我先跟她约个时间,到时能否请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