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兵行稳招
“我邯郸城全部大军听令,十五万出军与秦军作战,余下全部留守邯郸城!”李牧立即做出决定。 十五万大军,几乎是赵国的一半兵力了。此时,赵国经过连年征战,这三十多万大军,几乎个个都是精锐,其远非齐魏韩燕楚等国的兵力能比。 赵葱得知李牧这个决定,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在心中冷哼一声。 他赵葱带领十五万大军与桓齮作战,结果大败而归,此时李牧竟然也只派十五万大军前去与桓齮作战,李牧的这个决定,不知道是想要证明他比自己厉害,还是根本就不将秦军放在眼里。 显然,赵葱对李牧,不止是不了解,而且还存在很深的成见。 不过,此时桓齮的二十万大军经过连番大战,此时也只剩下了十五万左右,两方战力几乎同等。 在这样的对等之下,其实,心里没底的,应该是桓齮,而不是李牧。 赵葱心中冷冷的想着:“哼,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大败秦军,若是到头来和我赵葱一样,与秦军两败俱伤,我看你如何向大王交待!” 不过李牧可不会在乎他会怎么想。此时的李牧,先是从边境大胜匈奴东胡两国,带领十万精锐从边境归来,先后攻燕,又是大胜,其威势,确实比他赵葱强得多,就算赵葱也不好说些什么。 十五万大军,很快便向着宜安城出发了。 几日行军后,他们终于到达了宜安城附近。 秦军的情报系统,并没有休息,一来,连番大战,桓齮确实需要让秦军休息一下;二来,李牧的可能回归,也是桓齮身上压着的巨大压力。桓齮可不会认为,桓齮像赵葱一样无能。 “李牧将军,前面就是宜安城了,我们何时进攻宜安?”赵葱最先按捺不住,主动询问李牧。 从他对李牧的称呼,可以看出,他是将自己与李牧的地位平等对待,若是一般属下,只能称呼他为将军,而非带着李牧二字。 李牧远眺宜安,沉思了片刻以后,这才对赵葱回道:“此时秦军经过连续胜利,士气大涨,若我们贸然进攻,恐怕对军心不利,命令大军,安营扎寨!” 十五万大军,此时距离宜安城已经不远,不用说,宜安城内的秦军,早就已经知道了赵军援军的到来。 因此,在赵军将营地部署好以后,李牧立即再次下达了一个命令:“挖战壕,防止秦军冲击,暂时不与秦军正面应对!” 骑兵在兵种之中,算是最厉害的一个兵种了,若是这个时候桓齮突然派着秦军的铁骑,向他们赵军冲锋,他们赵军,只能被迫与秦军发生正面冲突,到时赵军就算不败,也极有可能会落得与秦军两败俱伤的下场,这对相对较弱的赵国,是不利的战局。 赵葱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中却有些不屑,他还以为,李牧会有什么高明的战术,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难道还要学那廉颇采取固守之战吗?若是如此的话,他赵葱也同样可以做到。 很显然,桓齮似乎也不想带领自己的大军,与赵军拼个两败俱伤,不然早就带领大军前来与赵军决战了。 一夜之后,几个防止秦军铁骑冲击的战壕已经挖好,直到此时,李牧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而此时,秦军中的桓齮,也站在宜安城的城墙上,远眺已经安营扎寨的赵军,他的身旁跟着几名部下。 “将军,这次赵军带兵之人,是赵将李牧,不过我们经过斥候的探查却发现,李牧似乎并不想主动进攻我宜安城,而是挖起了战壕。”宜安原本是赵国城池,不过此时他们已经夺得宜安,因此他们称呼宜安的时候,也自然改成了秦国的宜安。 在这名部下的心中,李牧威势凛凛,从燕国大胜而归,自然不是一般的小将能比,赵葱丢了宜安,李牧这时归来,他们必然是要将宜安夺回,可此时李牧大军到了宜安附近的时候,却选择了安营扎寨,这让他们这些部下,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觉得李牧这个赵国名将,有些名不符实。 “很正常,就算李牧是神,手下也只有那么多战力,他们拿什么与我秦军斗?而且,我秦军经过几次胜仗,士气高涨,赵军此时贸然对我们秦军发出进攻,若是胜了还好,可若是败了,对赵军士气,将会有很大的影响,若是我,同样也会据守!”不得不说,桓齮的思维,还是与李牧有些相似的,身旁的部下,也是面露了然。 “他们不攻,我们怎么办?”部下又问。 “我们秦军远行,不利久战,李牧怕的,正是我们的长处,此时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自己的长处,给予赵军士气上的打击,就算不能重创赵军,我们也应该主动进攻!” 桓齮当即作出了决定,并且发出命令:“此时只怕邯郸城也剩下不了多少兵力了,派出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