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第 378 章
朱祐樘正跟刘健他们议事来着, 听人说太子和文哥儿过来了,想了想便让他们一块进来。 朱厚照见有旁人在,马上敛起兴致勃勃的模样, 端起太子的样子给众人回了礼。 朱祐樘让大家都不必拘着, 招呼文哥儿两人到近前来,问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朱厚照顿时又骄傲起来,一脸得意地说道:“这是孤做的土豆饼!” 他夸完自己是如何捣土豆泥、如何揉面团以及如何把土豆面团团碾成圆饼子的, 才勉为其难地补充了几句,说他小先生也有极大功劳,这土豆是他小先生在河西走廊种出来的, 可好吃了!! 还有最后烙饼的活也是小先生干的,所以算下来这是他和小先生亲手做的土豆饼!! 朱祐樘几人一听, 都觉得这饼颇不错,不管吃着怎么样, 至少是太子的一片孝心。 朱祐樘便让大家都尝尝。 李东阳没客气,拿了一块咬了一口, 觉得咸香可口,味道着实很不错。 想来河西走廊那边确实挺适合种土豆的。 其他人也依着朱祐樘的意思取了块尝鲜。 只一人没有动, 那就是兵部尚书马文升。他不甚赞同地开口说道:“太子乃国之储君, 岂能把心思花费在这等小事上头?” 马文升一直都看文哥儿不太顺眼, 不是因为他和文哥儿有什么仇怨, 而是这小孩从闻名长安街开始就有些跳脱于规矩之外,而他又是最重规矩之人。 见文哥儿居然还带太子去做什么土豆饼, 马文升满腹的话终于憋不住了,开始引经据典地对他这种行为进行批判。 朱祐樘听着这长篇大论的劝谏, 只觉儿子亲手做的土豆饼都不香了。 说实话, 要是他们家孩子亲手做了好东西来孝敬他老人家, 他老人家难道不开怀吗? 小孩子本来就不可能一天到晚坐在那儿读书,趁着玩耍的时间跑尚膳监做点土豆饼也不是什么大事,怎么就不行了? 文哥儿本来听人说里头有别人就不想进来的,偏朱厚照不让他走,他只得一起进来了。这不,果然挨喷了! 马文升都这么老了,又是官位比自己高那么多的官场前辈,文哥儿也不好反驳他,只能乖乖坐在朱厚照边上摆出一副“你说得都对”的虚心受教模样。 朱厚照可不是不明不白挨骂的人,他一听马文升说自己不该干这事儿,顿时就不乐意了,跳起来说道:“孝敬父皇怎么能说是‘这种小事’,难道马尚书觉得孝道很小吗!” 马文升噎住了。 谁敢说孝道很小? 你看哪个官员敢不给亲人守孝?朝野上下都要骂死你! 不守足年限,乌纱帽都给你弹劾没了! 不孝才是大罪! 朱厚照见马文升被自己震住了,又开始启动自己的舌战群雄技能:“小先生刚给我讲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可孤若是连烹小鲜是怎么回事都不晓得,如何能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就像这小小的土豆饼,若不先把土豆蒸好,就捣不成泥;若不先捣成泥,就揉不成团;若不先揉成团,就做不了饼!孤想要吃到这个饼,每一步都要做好!” 马文升看着太子稚嫩无比却又锐气十足的脸庞,忽地感觉自己真的老了。 他眼神复杂地看了眼文哥儿,没想到这小子连做个土豆饼还给太子讲课,而且太子还认真听进去了。 文哥儿对上马尚书复杂的眼神,也十分复杂地看向满嘴“小先生说”的小猪崽子。 你小子怎么回事,一开口还要带上我! 而且咱讲“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时候你明明是“我不听我不听我只想捣土豆泥玩”的态度,结果居然是有听进去的啊! 朱厚照辩得马文升没话说了,看马文升神色有些落寞,想了想又取了块土豆饼亲自递给马文升:“您也尝尝,这可是孤亲手做的!” 得太子这般礼遇,哪怕马文升已经是朝中的老资历了,眼眶仍是微微发热。他接过那块土豆饼,在旁人或羡慕或看乐子的目光中尝了起来。 文哥儿见状只觉得朱厚照这小子真了不得,以后不知有几个朝臣能说得过他。 更可怕的是,这小子竟还无师自通地掌握了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这种万用技能! 朱祐樘他们要讨论的事方才已经告一段落了,众人吃完了土豆饼,便叫文哥儿说说此次西北之行的见闻。 虽然文哥儿已经在奏本里详尽地汇报过他们在陕西行都司做的事,可大伙都知道很多东西其实是写不进去了,如今在场的就几个来开小会的要臣,明面上不能说的事也可以拿出来聊聊。 既然有这样的机会,文哥儿可就不客气了。他把自己在西北了解到的方方面面的情况都给讲了出来,并没有因为李指挥使的儿子成了自己学生而有所隐瞒。 首先当然是西北商屯的废弃以及军屯的徭役摊派频繁,商屯废弃主要是增加了边关粮食的运输损耗,而徭役摊派则是影响了军屯的屯田效率。 别看西北贫瘠,地里还是不能离开人的,你动不动就把人安排去干别的活,就别怪人家地里种不出粮食! 有时候边防工程修好了,土地却丢荒了。 这些地方无论商屯军屯都挤不出粮来,可不就越来越荒凉了吗? 还有那边的教育问题也亟需解决。 文哥儿也没说什么“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种空话,而是表示这些地方临近边境,军中又都是保家卫国的好男儿,他们拖家带口镇守边关,理应得到朝廷的优待。 现在的军户优惠政策就不太合理,想想看吧,只要三个儿子之中出一个儿子去补军户的缺,剩下的人就能享受诸多优免待遇。 换成你是去补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