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 140 章
文哥儿这封《与父书》,因为深入探讨了如厕过久之害,一度成为京师的热门话题。 八卦群众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们只是想提醒亲朋好友不要在茅房里蹲太久罢了! 如厕过久这一现象绝非后世电子产品横行之后才有的。 毕竟很多文学作品早早有过“厕所读物”的美称,可见即便没有电子产品大伙也都爱蹲在厕所摸摸鱼消磨消磨时间。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就曾自爆自己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 所谓的“三上”就是马上、枕上、厕上。 所以我们这位大文豪的日常大概就是“骑马走路上无聊想写点啥,晚上靠枕头上睡不着想写点啥,上厕所蹲坑蹲太久想写点啥”。说不定《醉翁亭记》都是蹲坑消磨时间写出来的! 由此可见,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认识点字爱读点书的那种)蹲坑过久属于源远流长的历史遗留问题,少说也有上千年的文化传统。 哪怕是按明朝的时间来算,那也已经有好几百年了。 于是这“小则便秘,大则痔疮”的警示一传出来,可不就长着翅膀飞遍了整个京师吗? 听说了这件事的人,已经省略前几次还会走一走的“怎么又是你这个小神童”震惊流程,直接快进到广发朋友圈对此进行讨论。 没办法,当明朝公务员假期这么少,违法活动还不能搞,闲下来也只能呼朋唤友赏花赏画赏月赏雪顺便聊聊京师趣闻当做消遣。 面对随时有可能逮着自己暴揍一顿的亲爹,文哥儿旬休日一早就跑去丘濬家躲着了。 他还和丘濬批判了他爹一通,觉得他爹真是听不得实话,自己上班摸鱼还不许人说了! 丘濬听了本来想跟着批判几句,忽地想到这小子早前也写文章批判过他听不进别人的劝。 ……这小子可真是浑身是胆,真把他那小小的笔杆子当刀枪来使了! 文哥儿察觉丘濬目光幽幽地看过来,也一下子想起自己好像也写文章骂过丘濬来着。他立刻起身说:“我去院子里练练拳脚!早上出来得急,我都没来得及做早课呢!” 文哥儿说完便一溜烟跑庭院的空地上嘿嘿嗬嗬地耍起拳脚来,俨然已经把整套入门基本功练得很像模像样。 就是个头还太小,一比手一划脚瞧着都怪可爱的。 文哥儿跑外面野了一天,琢磨着他爹该消气了,才偷偷摸摸地溜回家,跑他爹书房外探头探脑。 由于知晓那篇《与父书》铁定会被好事者(主要指李东阳)传出去,王华这次旬休都不出门了,只在家里读读书写写信。 等注意到文哥儿的脑袋在门口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王华心里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王华无奈地招手道:“进来。” 文哥儿一听,这不是要打儿子的语气!他立刻大胆地跑过去凑王华边上喊了声“爹”,一副任打任骂的乖巧模样。 这么小的小崽子,别说打不打得下手了,连骂都骂不下嘴,王华这个当爹的还能拿他怎么办? 王华只能板起脸问:“说说看,爹哪里得罪你了?” 文哥儿连连摇头,表示他才不是报复他爹骗他发奋练字,纯粹是灵感自己找上门而已! 王华一听就懂,这小子绝对是在报复没错了。 想想文哥儿平时已经很勤勉了,他这个当爹的确实不该有事没事就忽悠他,王华便摸了摸文哥儿的小脑瓜子算是揭过了此事。 第二天父子俩又开开心心一起去翰林院,看得李东阳都啧啧称奇,转头和谢迁说道:“你不是说要帮他打儿子?” 谢迁摇着头道:“他当爹的都没想打,我当什么恶人?” 左右这次文哥儿折腾的是王华自己这个当爹的,写的文章还在情在理,怎么看都不算做了错事。唯一风评被害的王华都不在意,他这个当老师的何必出面? 文哥儿哪里知道李东阳这位不靠谱的老师在背后拱火想他挨打,他很快就把这事儿忘在脑后,继续快快活活地读书习字去了。 与此同时,又文书房拟好的宣谕已经顺利传达到各地。 伴随而去的还有一些关于京师的新鲜趣闻,比如这道宣谕背后的趣事就很为人津津乐道,送信的使者要是有闲心,便会挑拣点关于那位王家小神童的奇闻异事给地方上的人讲讲。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别看这道宣谕是丘阁老向陛下请来的,实际上可是那位王家小神童牵的头! 本来只在京师家喻户晓的王家小神童,第一次走出了京师城门,传遍了大明许多大小州县。比起一板一眼的宣谕文书,大伙总是更爱听京师广为流传的神童故事! 毕竟这些神童故事说不准还能拿回去教育家中儿女。 只不过读过这次关乎过冬安全问题的宣谕内容后,地方县令们看过以后马上一激灵,酒全醒了,赶忙派人去通知里长们来开会。 不着急不行啊,宣谕抵达有些地方时都已经十一月了,天气越发地冷,富裕些的人家说不准都已经开始烧炉子取暖了。他们可得赶早把宣谕内容给传下去,要不然大过年的出了人命,他们这个县令也当到头了! 各地里长们听了这道科普煤炭中毒危害的宣谕,一时议论纷纷。 他们被召集过来开会,本来也只是给县令个面子,结果听到烧煤炭取暖还有可能要了人命,一时半会哪里弄得明白? 直至宣读宣谕内容的县官们念完了,他们才七嘴八舌地追问:“真的吗?烧个炉子还会害死人?可不烧炉子会冻死人啊!” 县官说道:“都说了,通风透气,通风透气,别把门窗全部捂死就成了!要是见老人小孩情况不对,赶紧把他们挪去吹吹风,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