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刚果(金)的农业
刚果或者说非洲的土地面积巨大,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人工资相对较低,而粮食价格却较高。
如果有一套成功的种植模式,对于企业的商业性开发,是非常有利的。
在这个方面,嘉禾无疑具备了天然优势。
郭阳从出国前计划好了要如何使用自然能量,非洲这边也是一个重要的点。
他手中的这份考察报告,是余洪海等人花了四个月时间整理出来的。
考察方向也来源于郭阳当初在京城的指示。
四个月前,郭阳曾和刚果农业部部长弗朗索瓦恩赞加见过面,两人聊得还可以。
同时参考了农业部的资料。
才最终确定了棕榈油、粮食、农业综合开发三方向,且最终都聚集在中西部区域。
远离大湖区等容易发生动乱的东部、南部矿业区。
不过在这份报告中,郭阳看到,除了赤道省和东方省,余洪海还推荐了东南部的加丹加省,就在大湖区的边缘。
郭阳看向余洪海,开口问道:“在加丹加省发展油棕种植园有什么讲究?”
余洪海沉吟道:“加丹加省北部气候条件上和赤道省差不多,适合油棕树种植,但加丹加省靠近矿业区,在跨国物流运输上有着巨大优势,以后嘉禾的产品想回国,就可以借助矿业通道。”
余洪海拿来了一张非洲地图,“在刚果,最适合发展农业的是赤道省和东方省,但这两地道路桥梁码头毁坏的厉害,刚果河也河流湍急,中部有100多公里受到瀑布的影响,运输成本极高。
而且在这两个地区缺乏仓储设施,在当地高温天气下,农作物很容易变质。所以,这两省长期规划的也是油棕种植园。”
郭阳盯着地图看了片刻,这两省在赤道附近,河网密布,确实适合发展农业,但问题也很现实。
加丹加省呢?
也在赤道附近
但地形更多是高原。
“加丹加省也深居内陆啊?”
“加丹加省的省份卢本巴希是刚果的矿业中心,也是第二大城市,靠近湖区,这里和周边国家都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矿业公司,消费能力也并不差。”
余洪海顿了顿,又说道:“同时,这里的铁路长期有人维护,国内进口的钴矿等矿产也是从这里出发,一条往东从莫桑比克的马普托上船,但更多的还是一路向南穿越南部非洲,从开普敦上船回国。”
“从国际运输上看加丹加省确实要更为的便利。”
郭阳从林部的口中已经知道,国内援助刚果初步定下的调子就是基础设施换矿产资源。
中铁、中建、中水电、路桥、葛洲坝等大型央国企,以及五矿、华友钴业、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已相继来刚投资。
基建投资集中于首都金沙萨和刚果河下游的马塔迪,加丹加省和南北基伍省则聚集了众多的矿业公司。
赤道和东方两个适宜发展农业的省份,获得的援助极少。
嘉禾要想在这里突围,只能作为长远突围。
郭阳想到一个问题,“卡比拉政府能完全控制加丹加的土地吗?”
余洪海愣了愣,说道:“那边更多是副总统本巴的军队控制范围,东部山区里也有反对武装分子,不过各国的维和部队也主要集中在那边,安全上没问题。”
“事实上,赤道省和东方省的土地也主要控制在部落酋长的手上,但我和赤道省的高官见过面,他就是当地部落大酋长,土地上问题不大。”
郭阳想起考察报告上的一个数字,“10万公顷?”
余洪海说道:“对,达成了10万公顷油棕种植园的意向,而且直接先给了我们100公顷土地。”
“那可以先用来建苗圃。”
“对,是这样计划的。”
刚果的土地很便宜,一亩地几十元就可以买下二三十年的使用权。
如果没有总结出来的土地纠纷、交通、农产品进口不设限、法律等四个问题。
嘉禾在这里的发展,将不会受到任何的困扰。
困难明确了,那就只需要提前规避,规避不了就再解决困难。
这是郭阳和余洪海讨论的基调,撤退是不可能的。
而最终的发展规划,郭阳也拍板定了下来。
和国家队一样,嘉禾也将先围绕首都金沙萨,种植玉米、木薯、水稻等短期见效的农作物发展当地经济。
同时在下刚果省地区发展果树和油棕种植园。
长期则是在赤道省、加丹加省发展油棕种植、加工为重点的经营项目。
目标是在刚果开发种植油棕树100万公顷以上。
棕榈油是全球生产量和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
华夏食用油的自给率约为30%,其中棕榈油全部依赖进口,占国内食用油消费总量的20%。
通常来说,一公顷油棕种植园可以生产5吨棕油,而90%的棕油是可以转化为生物柴油。
郭阳还可以利用种子商店培育具备竞争力的品种。
从经营逻辑上看没问题。
这是主线的规划。
如果目标再宏大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