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土壤
10月初本该是沙棘结果子的季节,不过嘉禾的这片沙棘林满打满算,也才1年时间。
但一株株毫不起眼的沙棘树,却起到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的作用。
这个季节的酒泉白天天气宜人,气温适中,还是挺适合户外活动。
想了想,郭阳给开车来接人的老宋说道:“老宋,去戈壁项目区上看看,谢时杰在哪儿知道不?”
老宋说道:“谢总早上和严总去了金塔,什么时候回来还不知道。”
“那我们自己去吧。”
戈壁是一条天然的道路,不过通往项目区的道路上,还是进行了简单的平整,尖锐和大块的石头是看不到了。
整齐排列的沙棘林就在道路的两侧,宛若守卫戈壁的勇士。
只是还幼小,高度和冠幅都还不够,风依然会对两列间的空隙造成侵蚀,地表沙粒依然会被吹动。
但这种情况随着树的长大,只会越来越少。
穿过沙棘林之后,便是瀚海红麻,花期已过,甚至连种子都已经成熟并完成采摘,进入了休眠期。
最终汽车在讨赖河边停下,这里的悬崖没有那么陡峭,河边和两侧的戈壁上有一群机械正在忙碌着。
郭阳下了车,站在高处看了看,主要是土地平整。
没呆一会儿,就有负责负责现场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他。
“董事长好,我是这边的技术经理戴羊。”
郭阳看了看来人,没见过,面相看起来很成熟,年龄却不一定很大。
“这边是在干什么?”
戴羊说:“明年开春后,河边和两侧的戈壁就要开始种植沙棘和红麻,今年先平整场地,开挖种植沟,同时把大块的石头清理掉,该换土的还要换土。”
郭阳也反应过来,戈壁上种树好像确实有挖防风沟这道工序。
“苗圃那边呢?今年繁育了多少种苗?”
“沙棘苗有1000万株,红麻目前的方案是明年直接用种子直播。”
郭阳算了算,1000万株大概就是10万亩,占了两个城市间戈壁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比例已经足够高了。
“这边还有事没,陪我去转一转?”
戴羊忙不迭的点头答应,能和老板一起的机会可不多,虽然他觉得嘉禾这次的投资难以理解。
上了车后,没过一会儿,又经过了一片沙棘林,黑色的滴灌带还在浇水。
戴羊想着这一年以来,这1万亩试种的沙棘林,滴灌浇水的次数已经记不清了。
他忍不住说道:“老板,这里的降水量太少了,需要浇水的次数太频繁,春秋两季3~4天就要灌溉一次,冬季7~8天灌溉一次,夏季甚至每天都要灌溉一次。”
“成本有点高,现在1万亩还好,如果是10万亩,只是浇水的成本都要折磨死人。”
郭阳挑了挑眉,问道:“沙棘的生长环境和这边的降水量,你清楚吗?”
戴羊只稍微想了想,就开口道:“沙棘的生长环境对年降水量要求不得低于400毫米,除非是在丘陵沟谷与河漫滩种。”
“但酒泉附近地势南高北低,祁连山山地附近降水量还有300毫米,等到了北边的马鬃山就只有39毫米。”
郭阳也不惊奇,能混到技术经理这个职位,掌握这些应该是很正常的事。
至少他也知道,河西走廊地区的戈壁年降雨量约100mm,甚至更低。
郭阳说道:“我记得今年七八月的时候,好像有两天雨下得还挺大的。”
“是有两天。”
开车的老宋是本地人,听到这里也跟着说道:“每年好像这边都会有一次大型降雨。”
戴羊说道:“但戈壁留不住水啊,总不能一直这样浇水浇水下去吧!”
郭阳笑了笑,说:“滴灌管也坚持不了那么久时间,等沙棘林和红麻长大点应该就能留住水了。”
事实上,从夏季的那场降雨之后,郭阳对改造这片戈壁的信心就提升了一大截。
种子商店培育的沙棘和瀚海红麻最大的特性就是生命力强、以及涵养水源,形成植物群体后的效果又会更佳。
只要幼苗期保持浇水,根系彻底扎下去后,每年自带的降雨量就足够维持其正常生长了。
不过戴羊不知道这些,他多年从事农业的认知告诉他,沙棘要想挂果产量好,灌溉条件也是重在之重。
这边戈壁虽然有水源,但投入滴灌的成本高啊!
改造种植成本均摊下来每亩1500元,但要修建泵房首部,埋主管,铺设滴灌带,这些也要投资上千元。
再加上员工工资,和每年的水费,戴羊感觉只靠种植沙棘和红麻,他这辈子是看不到回本的希望了。
这时,郭阳看到前方路边停了辆汽车。
观察了下,在沙棘林里发现了三个人,手上还拿着锄头,在挖着什么。
“停一下,那边有人。”
戴羊也注意到了沙棘林的情况,“好像是马瑞教授和他的学生。”
沙棘林里的三人也注意到有人来了,抬头看去,目光正好对上,双方也互相认了出来。
“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