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热销
草场上人影如织,有来自周边省份的大型养殖场,也有来自海外的客商。
甚至还有周边的牧业大户直接带着大卡车来,紫花苜蓿还没来得及晒干,就忙不迭的催促着装车。
向天山一向板着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近3年时间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
他看着焦急的邓成,说道:“放心,第一茬只刈割10万亩。”
邓成放下心来,这么多来采购牧草的客商,让他感觉到疯狂。
“10万亩也不少了啊!”
向天山心想,确实不少,按苜禾1号的产量,头茬的亩产就能达到0.8吨。
“一视同仁!”
余小川很乐意看这群人争抢。
草场的另一边,靠近办公区和厂房的位置,两年前栽下的林木也萌发了大量新枝。
从80年代开始,他们就有种子公司进驻了九泉。
邱立波感觉到了压力。
他们不明白,华夏何时有了这种技术?
苜蓿产业的王冠不是美利坚和西班牙吗?
为何华夏一个西北小城能生产出这种品质的苜蓿,自然条件有什么特殊的吗?
荷兰的,南韩的技术人员脑海中思绪发散,九泉这座城市他们并不陌生。
但在奶业的源头--牧草,苜禾农牧已是国内当之无愧的霸主!
有人想放弃了。
川崎忠广这幅模样也吸引了其它外商的注意,纷纷从各自的技术员那里拿过检测结果。
……
熊泽征树看着还未回过神来的川崎忠广,揶揄的问道。
“要知道,苜禾也是有奶牛产业的,能公平对待就是最大的公平。”
“430美元。”
岛国每年的苜蓿草料进口量就超过了300万吨,南韩80万吨,富裕的伊斯兰国家资源缺乏,同样也是进口大户!
戈壁上的种子芯!
蔬菜、花卉、粮油,论种子生产条件,九泉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
邱立波几人也相继离去。
销售部的余小川微笑着和几名衣着、肤色各异的外商交流着。
“又来?”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郭阳全身疲乏,西北这地儿,交通一直是大问题。
“诸位,我们该定价了吧?”
“我出420美元每吨。”
今年各地旱情加重,鼠害蔓延,导致天然草场产草两下降,价格上涨了不少。
邱立波为代表几人也不再追问,他们有自己的奶源基地,此行前来,也主要是了解为主。
“同样出420美元每吨。”
“不行。”
来自南韩的李光业眼神晃动,指了指远处,其余人也看过去。
“何止是奶牛,我们养的猪吃了这种等级的饲料,可以改善品质和风味,还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实在是苜禾1号的品质太过惊人,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苜蓿!
邓成又跟着说道:“等会儿省里有记者要来,向总你从技术上讲解下。”
也许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苜禾在奶业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但从来没想过,在这偏僻之地,还有这么一块不同凡响的土地。
熊泽征树说:“和去年一样,压缩了的干草捆,加工后的草颗粒,和草粉全都需要。”
“对啊,我就是冲着高品质的苜蓿才来的。”
“每吨410美元。”
甚至有人认为他收了苜禾的回扣,他也确实收了,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苜禾1号的推崇。
“奶牛的最完美饲料!”
“那就还是按国际通用算法来了,蛋白质含量每高出1个百分点,加一百元。”
7万吨,还不够眼前这群饿狼塞牙缝呢。
齐齐摇头。
“这么说,以后我们也可以不用来了,直接电话或者网络沟通就行了?”
关键是,它还不缺钱,奶业什么时候发力,完全取决于其领导人一句话。
熊泽征树挑了挑眉,意识到余小川意有所指。
开什么玩笑,三千多元一吨?
国内通农户的苜蓿都是按公斤算,通常每公斤才6毛钱。
胡杰兴奋的点点头。
“高品质的苜蓿草粉还能明显提升鸡鸭的产蛋性能,蛋的品质也更高。”
何况是如此优质的牧草,能来的都是消费得起的,再想想国内还在蔓延的疯牛病。
而苜禾农牧呢,虽然在奶业领域只是收购了两家本地乳企,实力不显。
伊利的采购代表邱立波试探着问道:“国内的是不是有优惠?”
在国内奶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没有一家公司能承受得起这高昂的成本。
余小川这才笑眯眯的说道:“说好的按国际交易规则,价格还是410美元每吨,订单的数量则是平均分配。”
此价格一出,国内的厂商就没了兴致,三鹿的代表更是扭头就走。
从呼伦贝e起家,如今更是在西北、西南、东北等全国各地都建设起来奶源基地,从源头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