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种苗
苜蓿属于北方牧草的代表,产量在牧草中属于中上等水平。
邹庆蹲下身,扒拉了两下苜禾1号。
单是植株高度就差距极大;枝条数量,叶片密度也远远超出了普通的苜蓿。
只是粗略一看,邹庆就能推测出苜禾1号干草亩产量远远超过了1吨,甚至他怀疑有可能达到了两吨。
这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全国单产记录了吧!
他在团场呆了这么多年,农户的苜蓿干草产量三四百公斤是常态,七八百公斤算很高的了。
一吨以上的更是很少很少。
邹庆和几个种植户一时之间有点恍惚,苜禾1号确实吓到他们了。
“前茬是苜蓿,后茬改种棉花,棉花的产量肯定提升不少,职工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呢。”
“老板,这次出去基本摸清了国内苜蓿进出口的情况。”
嫌弃他干活慢,却不早说,等干完活了,结工资时才说要扣钱。
此后,他便绝了去做工的心思。
还没容陈老汉拒绝,一个凶悍的声音从旁边的房子里传了过来。
在天禾的温室大棚里,依然还有600多万株绿意盎然的种苗静静生长着。
导致本地的农户、外地的投资者都在涌入疆省种棉花。
人长得五大三粗的,育出来的苗却不咋的。
自己种两三亩地,赶集时上午去卖菜,下午打牌,晚上喝酒;不赶集时,上午种地,下午打牌,晚上喝酒。
产量如果能稳定到苜禾种子田的水平,种苜蓿的收益更是远远超出种棉花!
邹庆和几名兵团的职工也期望的看着郭阳。
“分什么分,5分钱一株,一点也不能少。”
“你还真买啊,现在都在传天禾的是太监种,只长苗不结果实。”
5月初的兰市,偶尔还有大风降温沙尘天气,清晨也会伴随有霜冻。
陈大爷自顾的砸吧着旱烟,慢悠悠的骑着车,假装耳聋没听到。
天禾的育苗基地里也已空了大半,但大部分种苗都运去了示范种植基地。
“近几年国内缺乏规模批量的苜蓿草产品,沿海大中城市都在从美利坚、加拿大、西班牙进口。”
中年人叫赵明智,一家人常年在周边乡镇包地种菜。
“辣椒苗,还是天禾公司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
房子里走出个胖妇人,穿着件碎花色的单衣,胸前两坨赘肉鼓鼓的,肩上还扛着松土用的锄头。
这两年服装企业对棉花的需求量极大,国家的政策也在大力支持棉花的种植,所以种棉花的效益非常不错。
“有和外商接触过?”郭阳问道。
这日子不香吗?
“怎么样?”
苜禾的方草捆源源不断的出口到沿海地区,同时绿肥还田的进度也在迅速进行着。
但一些胆大的,或者对技术有信心的种植户已经开始露天移栽定植辣椒苗。
天色蒙蒙亮,一位穿着单衣,嘴上叼着旱烟,骑着辆破旧三轮车的老汉从育苗基地出来。
就算取低值,按亩产1吨干草计算,在本地销售都能有不错的效益。
苜禾的员工小小的激动了一把。几个亿的投资,终于有收入了!
苜禾1号的产量潜力肯定不止1~2吨,其粗蛋白质等营养成份的含量,现在也只有少数几个人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