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敌后发展
门头沟,位于北京正西偏南,车部与石景山为邻,南部与房山,丰台相连,西与涿鹿县、涞水县交界,北部与昌平、怀来县接壤。
门头沟属太行山余脉,地势险要,“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当然,这个时候北方已经没有什么威胁,门头沟也失去了原有的军事地位。
零零碎碎的山地,加在一起也只有两三亩,但在老默眼中,却是能吃饱肚皮的指望。
小伍挎着篮子,在不远处挖着野菜,不时抬头望向父亲,目光若是对视,便咧嘴露出开心的笑容。
老默也不时笑脸以对,并认真地耕作着田地从城内的茶馆,搬到这个小山村,已经有两月之久。他也知道了何春义的身份,并开始成为这个小团体中的一员。
除了在山村居住耕种,老默这里,还是一個秘密的弹药物资存放地,就藏在地窖里为了作掩护,老默还在村头有个铁匠铺,和两名同伴一“回家啦!”老默看了看天色,扛着锄头走向地边,高声招呼着小伍小伍提着半篮野菜,咯咯笑着跑了过来。笑声清脆,让老默的心里充满了欢悦。
哪怕生活再难再苦,只要女儿脸上有笑容,老默就是最高兴,最欣慰的小伍拉着父亲的手,两步一跳地走着,显示着心里的欢畅。其实,她更喜欢呆在京城的茶馆里。那里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和蔼可亲的何叔叔。
但那里终归不是自己的家,这里虽然条件差,但不用看人脸色,住得安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伍虽然才六七岁,却已经见惯了人间冷暖,正因为是这样,她很容易满足。
小山村里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土地不多,为了生活,人人都有副业。或是打猎或是采药;人人也很勤劳,即便是孩子,也知道挖野菜、采蘑菇。
淳朴的民风还保留着,人际关系也很简单。老默父女一路上,遇到的村民都热情地打着招呼,尽管他们来的时间并不长村头的铁匠铺,并没有开工。虽然这是附近几个村子唯一的,但生意也就那样铁匠铺外停着一辆马车,老默看见了,赶忙加快了脚步“是何叔来了呢!”小伍已经松开老爹的手,欢叫着跑了过去。何春义每次过来,都会带些吃食,小伍是最为期盼的何春义闻声走了出来,笑着蹲身便将跑来的小伍抱了起来,还哈哈笑着转了个圈小伍咯咯笑得更加欢快,声音如银铃般清脆。
“何老板。”老默走到近前,躬身施礼,对于救命恩人,他一直是感恩在心。
何春义点了点头,抱着小伍走进了铁匠铺,老默赶紧在后紧跟而入铁匠铺在村头显得孤零零,这样就能看到各个方向的来人。没人能悄悄接近,也没人能偷听。
小伍很高兴,何春义给她拿来了小吃食,虽然不多,也足够她高兴的了。
看着小伍知趣地跑到一边,何春义才微笑着对老默问道:“怎么样,在这里还习惯吧?”
老默说道:“很好的,还要再谢谢何老板何春义摆了摆手,说道:“我带来些粮食和食盐,比上回的要少一些。现在,京城的物价涨得很厉害。”
失去了漕粮,甚至是江淮的盐,虽然北方也有滩涂,可以晒盐,但这需要时间都是生活必需的,一日不可或缺,涨价也再正常不过。
老默拱了拱手,说道:“给何老板添麻烦了。我能自食其力,何老板以后不必如此照顾。”
何春义笑了笑,说道:“我把茶馆兑出去了,在城外开了间野茶馆。” 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无广告,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
野茶馆只是个幌子,应该赚不到什么钱。何况,连茶叶都断了,茶馆经营太困难了。
关键是清军收缩防线后,想再得到支援,已经很困难。何春义得不到资金,甚至得不到指示,只能是缩减开支,勉力支持老默沉默了,经营这般困难,何春义还在接济他们,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报答何春义继续说道:“我们的人正在发展成员,要有能力的,能自己再发展下线的。或者,有威望,是领头儿的,振臂一呼,就有人跟随的那种。
一个一个地发展,既慢,又容易暴露。有能力、有威望的就不同了,可能不必向手下讲什么大道理,只要一声号召,就有人跟着干。
比如某个族长,或是有很多佃户的地主,或是有很多手下的头当然,何春义与杨起隆还保持着单线联系,杨起隆的势力发展得也很快,最多的就是包衣。
除了城里的包衣,还有被圈地夺走田产的百姓,不得不成为包衣,为满人耕忍受他们的盘剥。
尽管清廷现在表现出了假惺惺的一面,鼓励垦荒、停止圈地,但财政紧张,却不敢减免赋税,反倒是有所增加所谓的免第三年的赋税,也不过是画个大饼,让老百姓继续卖力干活儿,忍受他们的剥削和压榨罢了。
尽管何春义没有再接到新的指示,但在北方发展的总体方针已经确定,就看他的能力和发挥啦!
将重点转向乡村,也并不要求发展出成千上方的武装,只要在明军北伐大反攻时,在清廷统治区造成些混乱,就已经达到目的。
听着何春义的讲述,老默连连点头。他其实并不太关心这个,但对于救命恩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