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万骑追董,各自成军!
“请便。” 孙坚和荀潇两人都是满脸随意,并不把他放在眼里,这李儒若是在洛阳,那是董卓身侧的毒士,深受器重。 没想到来这里却被两个出身非望族的人讥讽嘲弄,那荀潇更是笑得放肆猖狂,根本不把董卓放在眼里。 李儒灰溜溜的回到洛阳时,董卓派李傕出迎十里,接他回去。 等到了皇宫内,董卓听闻了这段过往,勃然大怒,差点没当场杀了几个宦官内臣。 他对孙坚的态度只是不满,而对荀潇就完全是怨恨了。 “此人太过自大!我亲自招揽,许以重利,居然不肯!哼!” 董卓说罢,又讲眼前的案牍直接拍断,气性很大。 但是他又无可奈何,现在根本没办法调出兵马来去攻打许县,上一次派遣胡轸、吕布、徐荣前去尝试,被荀潇由守转攻杀了百里。 损兵折将,让他打出了名望,现在从洛阳跑去投奔荀潇的人更多了。 原本,军士不像流民,并不是只要荀潇仁义就会去投奔,他们更明白军力不足,不能护境,迟早也是城破人亡。 但现在看荀潇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不光仁义,他的兵马义从还真的是能胜之师在,那么,他的名声也就压不住了。 而且,孙坚不给我面子也就算了,他好歹是个乌程侯,占据南阳有一郡之地,本身还是长沙太守,这一辈子打下的家业极多。 这身份本来就不一样,你荀潇凭什么!你一個荀氏的义子,连庶出都不如!什么官职都没有,有个县令官职还是买官得来,居然敢如此无视! 小人得志尔! 董卓发了一通火之后,慢慢的冷静下来,现在袁绍、孙坚都还在蓄势待发,准备进军。 他的军队已经疲于奔命了。 “李儒,那荀潇和孙坚既然不肯联盟,那就算了,咱家估计这些诸侯,也不打算再回头了,是一条道,走到黑。” “这洛阳,不好待,咱看,不如迁都,携天子而走,以往你说的那一条行军之路,早日起行吧。” “那,满朝公卿要怎么办呢?” 李儒当然同意迁都,早点回到关外,也就早早能够回到熟悉之地,也可以得更多人资助,关外的夷族和董卓的关系也都还挺不错的。 但他现在就是担心,公卿大臣们,一定不愿意离开这四百年古都,他们更信天命在此,而且洛阳日积月累的财富和坚实的城郭,若是落入他人之手,以后也别想回来了。 “那管他们的!用兵马押着他们走就行了!” 董卓很是蛮横,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洛阳若是被攻破了,咱家就要被那些诸多逆贼斩杀,将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 “咱家管不了这么些了,马上召集诸公,就说商议大事,而后准备迁都事宜,他们同意就好,不同意也得同意!” “是,在下这就去!” 李儒当即躬身退步,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同时告知三军清点各部兵马,准备依次撤离洛阳,沿途在各大关隘设下兵马驻守,以抵抗追兵。 他们因占据了山河地势,所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 不多时,洛阳城内的各大官吏,都被叫到了长乐大殿上,而蔡邕、王允、杨彪则是被叫去了大殿后的内殿中。 董卓持剑披甲,神情淡漠,告知三人要迁都长安,让他们劝百官早做准备。 三人明白是他不敌诸侯联军,不敢再留于洛阳城中,但撤军关外后,就是董卓的地盘,他经营多年更为熟悉。 恐怕以后就更不好回来了。 于是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规劝。 蔡邕最为着急,他本是董卓任用上来的大儒,而且期间董卓身后文武虽然凶恶悖常,但是对他又颇为尊敬,从来没有为难过。 现在恐怕是两难之境了,若走,真的就要得罪所有文武,被他们当做千古罪人了。 蔡邕还是心怀恻隐,毕竟不管怎么说,的确是董卓迎回了汉帝,他的功绩是有的。 不该为千古强人挂在史册上。 “相国,百年古都不可轻易挪动,此乃是天命根基所在,多年来,大汉治于此,兴旺于此,是福地啊。” “蔡公,现在是乱臣贼子在外造反!还管什么百年古都!大汉是什么!?是人!怎么会是一块不能动的地盘呢!?天子还在,大汉的体统就还在,所以你们莫要迂腐。” 董卓根本不听他的意见,在他看来,这些儒生只知道治国之策,提拔选举之法,但是不懂用兵。 现在若是再不走,再过一段时日可就真的走不了了。 “相国,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杨彪和王允也都出言相劝,但是他们明白,这个人是劝不动的。 “不考虑了,咱家夜观星象,发现大汉复兴于西边,落下来就是长安。” “谁若是不走,就当做是乱臣贼子对待,定然与外面那些诸侯有苟且互通!咱家一个都不放过,你们快快去劝说!” 三人无奈,只能摇头。 为了迁都,他都会夜观星象了,还能怎么劝? …… 当日,董卓宣布迁都,带天子而走,同时纵兵劫掠洛阳全城。 抢劫财物、妇女、金玉宝物等。 他麾下兵马在外驻守交战,又下诏令命皇甫嵩等将死死坚守,足足洗劫了一日夜,洛阳城内,尸体遍地,满目疮痍。 等到袁绍、孙坚等军逼近之时,忽然在洛阳城中燃起了一场大火,于深夜仿佛点燃了整片夜空。 城内吵杂声喧天,仿佛朝都之下的地面也在震动,在许县的荀潇看到这一幕,和文武将士一起登高阁而望。 关羽、张辽、典韦三将都在,徐庶、郭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