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南陈帝业 > 第四章 黎庶

第四章 黎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嘉元年(560年)。  八月,北周贺若敦,领兵一万,取陈国武州后,进兵救西梁湘州。  周将独孤盛率水军与之俱进。  十月,侯瑱破独孤盛于杨叶洲,困之洲上。  十一月,齐帝高演北击库莫奚,获牛羊七万而还。  天嘉二年(561年)。  正月,北周以宇文护都督中外诸军事,并与先斩后奏之权,周帝宇文邕彻底傀儡化。  齐帝高演使王琳镇淮南寿阳,陈合州刺史裴景徽,叛陈奔齐。  侯瑱与贺若敦相持而不能制,借船送之归周,湘、武、巴陵悉复,荆南悉平。  二月,建康都外,钟山之侧,玄武湖畔。  自绍泰二年(556年),陈武帝破齐师于此地后,近五年的和平,终于养出了南陈都外的黎庶们一分生气。  不知何时起,在这玄武畔上,四下乡民环聚一团,竟立起了一座草市。  而那建康宫内,只需登高一望,便能瞧见此处的陈氏天子,似乎由于大意忽略了此地。  没了官府草市尉的盘剥,这些平日里饥一顿饱一顿的升斗小民们,却也难得多了几分由交易本身带来的欢欣。  “李郎的鱼货,张郎的席,刘郎的豆饭,秦郎的鸡。”  几个总角稚童唱着不知从哪位游手闲汉处听来的童谣,骑着胯下青竹马,哒哒远去。  草棚下。  陈蒨嚼着口中的豆饭,又忆起了些,侯景乱前,自己在吴兴乡里闲住时的光影。  一时有些恍然。  再夹了片鱼干入口,枯咸之中,偏有肉香不散,陈蒨一笑,也不知那贩鱼的李郎有何秘方。  坐在旁侧的陈伯宗,却是欠了几分与他一般食髓知味的雅兴,只对付着下咽了些乡野粗食,便穷极无聊地四下张望。  手握短刀的秦二郎,正被一逃出掌心、四下扑腾的公鸡,气得咬牙切齿,却因右腿有疾,追之不及。  膀大腰圆的张大郎,又停了手中的活计,哄着怀中瓷娃娃似的婴孩,朝众人炫耀起自己那原是城中贵女的亡故美妻来。  他们都曾是昔年随陈武帝逐破齐师的猛士。  是那有一口荷叶裹饭,便愿为国死力的,猛士。  而今,他们只是,黎庶。  粗衣短褐的韩子高,拨开几个拉扯自己,强问婚娶的枯瘦老妪,又回到了陈蒨身旁侍立。  吃尽了豆饭的陈蒨只是搓了搓手,从袖中抽出一吊国中新铸的五铢大钱,摆在案上,便拉起陈伯宗的手,怀抱着一蓬草席,归去。  “子高,安集都下贫民,屯垦荒地之事,努力!”  陈蒨按了按韩子高的肩头,再无多言。  天嘉二年,春二月,陈帝以都下田土多芜,诏有司授田贫户,赐给铁器。  将军韩子高,率宿卫兵四千亲开阡陌,垦荒芜,与旧军老弱及都下贫民万人同耕之。  是岁,丹阳垦地并前岁计五千余顷,其田税军粮五十万石,都人亦便之。  ————  梁末以来,江南兵祸连绵十余载,民间流通断绝,经济混乱,劣币滋行。  自去岁秋后,陈国重开煮海盐赋及榷酤科以来,货币混乱成为征税困难的症结,贪臣墨吏,往往以此为私。  是以建康都下流传起“市令似狼,市尉如虎”的童谣。  币制改革,急不容缓。  建康都内,中书省。  陈帝陈蒨居首位,太子伯宗居次位侍,中书舍人兼秘书监蔡景历,中书舍人兼尚书右丞谢岐,中书舍人刘师知,左右序坐。  “新铸五铢,朝议以一当鹅眼钱十,当两柱钱二,朕意准此议,诸公可另有见教否?”  陈蒨缓缓出言,目光在桌案上一大一小,两枚劣钱上扫过,再落到掌中那枚堪称精良的新铸五铢时,心中小有傲然。  “臣以为,或可置样币于诸市关口,若遇假造而交易者,当即收即铸。”  蔡景历作为久侍陈霸先,且拥立有功的老臣,自是率先发言,提出了以样币为板,从市场端打击私铸假币的方案。  陈蒨点点头,示意刘师知记下。  旋又移目谢岐。  “臣议,当于各处铜、锡矿脉,置官监之,其周围之民可应募而役其力,朝廷亦可稍稍分铜、锡之利以安其心。如此则盗铸者无利可贪,劣币计日而稀也。”  谢岐久理财货,此番提出从矿产源头入手禁绝私铸之策,亦是老成之见。  陈蒨未置可否,只让刘师知记下。  “奉业以为如何?”  他却是向列席旁听的陈伯宗发问了。  太子在省台数月,百官多称之早慧,他亦因之多了几分考校之意。  陈伯宗闻言一怔,好在他前世读过不少经济学著作,略作沉吟,便答道。  “蔡、谢二公所言俱是,儿亦以为可。然儿观前人之书,货多则币重,货乏则币贱。”  “造币之多寡,当思市中财货多寡,徐徐以代。”  “前代之中,有常平之法,谷贵则出仓中之谷以入市,谷贱则购市中之谷以入仓。”  “今亦可行此常平法,以新铸五铢为此出入之币,久之新铸五铢,自然简在民心。”  陈伯宗实际说了考虑市场货币总需求缓慢释放货币,用渐进方式以新代旧,和有意识的用新币平抑物价以形成新币信用两条建议。  于十岁稚童而言,已是难得的高论。  陈蒨闻之心喜,大笑赞道。  “我儿英秀不让高氏,他日廓清南北,一匡天下,必我陈氏伯宗也。”  “奉业当自勉之!”  天嘉二年二月,陈帝行五铢钱,于铜、锡矿所置官监之,又以关津诸市置样币百文,堪合之。  旧之劣币即收即铸,又按常平之例,发府库粮帛并新钱平物价,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