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灵柩归来
七日之后,诸葛亮的灵柩终于回到了成都。早早得到消息的刘禅,带着张皇后以及众臣,来到了城门口,蜀汉群臣对于诸葛亮向来是爱戴有加,大家无一不痛苦不已。诸葛瞻、诸葛果、黄月英一家也来到了城门口,即便是重生一世,看到远远而来的诸葛亮灵柩,诸葛瞻心中依然是伤感不已,自己这个父亲虽然忙于公务,但对自己的生活、学业依然是十分关心。即便是远在汉中,也经常写信来问自己。诸葛亮不算是很亲近子女的父亲,但也一定是十分尽心的那一类。
想到此处,诸葛瞻难掩心中的悲伤,不禁哭出了声,旁边站着的众人看了都感慨不已,只道诸葛亮忙于政务,却不想父子亲情也没有丝毫疏离。诸葛瞻虽然年幼,对父亲的感情依然是如此的深。刘禅也注意到了悲伤不已的诸葛瞻,叹了口气,吩咐女儿刘雁过去陪着诸葛瞻。
杨仪远远看到了迎接灵柩的刘禅等人,急忙下马,匆匆上前叩拜:“臣杨仪拜见陛下,臣不负使命,将大军以及丞相灵柩安然送回。”,刘禅点点头,说道:“辛苦杨长史,此次平定魏延谋逆,你居功甚伟,不愧是丞相也看中的人才!”,杨仪闻言心中一喜,暗想丞相一定是属意自己接班,刘禅对他才能如此看重。
身后的姜维对杨仪这样邀功的姿态有些厌恶,魏延被斩杀之后,杨仪擅自砍下他的脑袋,还诛灭魏延三族,毫不留情,这也令他不寒而栗。回程途中,杨仪对他百般拉拢,但他想到要是这种人当自己的伙伴,就觉得恶心,因此一直虚以委蛇,可杨仪也不是傻子,早就看出来姜维不愿意站到他这一边,心中冷笑,只想着自己掌权之后,就把这不识时务的家伙踢到一边去。
刘禅看到诸葛亮的灵柩已到了跟前,心中的感伤突然就涌了出来,无数往事在脑中回想……
“陛下,之前那本《韩非子》遗失了,臣为您重新抄了一本……”
“陛下,您上朝秉政,当亲贤远佞,以后汉桓灵之事为戒……”
“陛下,臣此番出师北伐,定为陛下全力讨贼,望陛下保重……”
往事如风,平心而论,他有些不喜欢诸葛亮对自己的严厉管教。但自幼开始,刘备经常在外征战,关羽,张飞,赵云也先后去世,自己从小的玩伴,诸葛果一心修道,关兴严整,张苞,关凤喜好武事,自己身边贴心的人不多,诸葛亮虽然劝谏自己不要放纵玩乐,但也还是允许自己时不时出去走走,自己读得每一本书都是诸葛亮精挑细选,甚至亲手抄录做注。自己的胜过和大事小节也让诸葛亮安排的非常周到。
数日前李邈的上书一上来,自己只看完就发怒,当堂就杀了他,蒋琬,董允后来得知此事都被自己吓了一跳。
他这才发觉诸葛亮对自己得重要,自己对诸葛亮又是有多么的依赖。
“相父!相父!阿斗错了,阿斗要是能早早的为您分担政务,您也不会累成这样了,您为朕的江山,呕心沥血,积劳成疾,如今您走了,教朕如何坐这江山啊!”刘禅看着冰冷的灵柩,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一旁的众臣闻言也是感叹不已,这份君臣之情,也难怪陛下对李邈的裁决如此果决。他们谁不知道刘禅已经二十八岁,早就到了亲政的年纪,换一般的皇帝,怎么地也得收权赶人。
但是刘禅对诸葛亮素来信任有加,从来没提过收权的事情,甚至没有安排人去掣肘;另一边,诸葛亮虽然事无大小,都是自己决断,但每次有重大事宜,都抄送了一份详细报告给到了刘禅,并且还都在每一项政事的处理结果上做好了备注批注,方便刘禅理解和学习。
刘禅哭得昏天黑地,被陈只扶了起来,刘禅抹了抹泪,回身说道:“小瞻,雁儿过来吧。”,刘雁跟着诸葛瞻一步步走到了灵柩前,诸葛瞻已经止住了泪水,红着眼睛对着诸葛亮的灵柩,恭敬地叩首,刘雁作为诸葛亮的准儿媳,也下跪叩拜,众臣看着刘禅没有表示,也就没说什么。诸葛瞻起身之后,马上扶起了刘雁,低声说了句:“雁儿,辛苦你了”,刘雁闻言,眼睛亮了起来,看向诸葛瞻,只见他目光柔和地看着自己,心中不禁有些动容。
诸葛亮灵柩回到了成都,刘禅亲自扶灵入城。在夕阳的余晖中,一支长长的扶灵队伍缓缓前行,灵柩上覆盖着一层朴素的白布,显得庄严肃穆。队伍中的每个人都面色哀伤,他们的脚步轻缓,仿佛怕惊醒了沉睡在灵柩中的灵魂。灵柩周围,有几位道士在低声念诵着往生咒,为逝者超度。随着队伍的行进,长街两旁,百姓们自发地排列成两列,垂首默哀。孩童们被大人牵着,好奇地望着这庄严的一幕,尽管不解,却也被这气氛所感染,保持着安静。
当灵柩接近相府时,突然间,一只白鹤从天而降,盘旋在灵柩上方,发出一声声哀鸣,仿佛在为诸葛亮送行。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神秘,也为这位千年贤相的离去增添了一丝神圣的色彩……
诸葛亮在相府停灵,刘禅,蒋琬,费祎等人先后前来府上慰问,由于诸葛均被派往定军山整修陵墓,便由黄月英带着小诸葛瞻打点会客,十分忙碌。而诸葛果因伤心过度而病倒,于是年幼的诸葛瞻白天守灵,晚上便代替黄月英照顾诸葛果。刘禅知道后,十分担心,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