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回家乡指导抗旱:我也成了座上宾!
到了2014年夏天,云澜县下乡出现大面积旱灾。
树叶在40度高温下烤的外焦里嫩,烦人的蝉鸣声永远盘旋在头顶,像是孙悟空的紧箍咒,令人头疼。
农业系统的人员各自分工都安排抗旱,我因为是善云镇人,没有口音的问题,局里就安排我跟着办公室一位费姓前辈到善云镇的菜园组指导抗旱。
我哪里有能力指导抗旱哟?听到这个分配就很担心,田哥跟我说,不要紧,只要跟在费哥后面,做好全套记录就行,真正要做的事情,自然有专业人员来做。
我做好记录,主要是在政府工作要处处留痕,以后汇报或者接受检查的时候指不定就派上用场。
菜园组我熟,那是善云镇最大的自然村,就在我们镇上商业街的旁边。交通便利,地方大,田地多,这里不像善云镇其他村一样种农作物,种的都是蔬菜这类经济作物,直接供应善云镇和县城的菜市场。
所以,这次干旱,菜园组的影响最大,也是县里抗旱重点关注的地方。
我到了菜园组时候,不少人正背着篓子采摘辣椒,放眼望去,没有年轻人,中年人都很少,都是老年人。已经临近傍晚,明晃晃的太阳挂在空中,但热度明显减弱。
“这块辣椒地,每天都要浇上一遍水,要不是村里龚书记帮忙送水,我这3亩多的辣椒都会死绝,这可是我一年的收入啊……”我们下地查看的时候,一名老汉说到,汗水从他的脸颊滚落,钻入脚下的泥土里。
“这是我有生以来碰到的最大的一次干旱”
“这次大旱,在我们村是60年一遇……”。
我们在走访的时候,遇到的村民都这么说,希望我们这些“县里来的大官”能帮衬一下。
太阳炙烤大地,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喊“渴”,情况真的不容乐观。
村支书龚书记也是心急如焚。
“她这半个月是一个舒坦觉都没有睡过。”旁边的妇女主任告诉我。
农村出身的我自然知道这种担忧。看看菜地,连日的暴晒,蔬菜叶子都已经晒得焦脆,轻轻一摇,萎蔫的叶片便抖落一地。一千多亩农作物成片焦黄,稍微有一点良心的都会心痛!
费哥和龚书记沟通后,知道当地也已经将全部的灌溉用具、机器都用上了。
“得汇报上去,农机局协调周转机器。”费哥说。
我立马将我统计到的信息汇报给费哥,“好。我这边汇总了,附近有1座小(2)型水库,38个小型蓄水池,蓄水池现在来看基本都干了,没用,我们看看水库怎么派上用场。”
“要大机器,大型抽水机,然后调用消防车。然后 对应的水泵、水缸、水管、电线设备,都要有配套。”费哥说。
我对这些名词已经不陌生,一年的农机局工作,我也已经是个半个专业人士了。
沟通确认好后,费哥连夜电话给局长,局长表示尽快调度。
农机局虽然只是指导单位,但是得益于此前的改制,在全县范围内还管理着不少大型农业机械 - 灌溉机组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作为农业大县,农机局与其他农业部门以及消防部门都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一旦出现旱灾或者洪灾,很快就能多部门响应。
我们沟通完毕,已经是晚上10点多,龚书记还在忙。妇女主任说,有旱情的这些天,龚书记的心总是悬着的,手机24小时不敢关机,一有电话,就要爬起来处理。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基层的领导对于村里的事务如此上心。
尽管从另一方面来说,龚书记家里也有80亩辣椒、10多亩黄豆正经受烈日的“烤”验,但我们也没有看到有特殊照顾。
基层的百姓总是善良的,领导也是。
夜色越深,温度也更加适合外出活动。龚书记带着村党委几个人和另外一些党员,带着头灯和手电筒行走在田间地头,确保正在工作的机器都有专人在看护,以免这些珍贵的机器不会因为没有空烧,或者高温炸膛,同时,也给这些看守机器的村民送点水和夜宵。
“党委政府和村里正帮我们抗旱,我们不能等靠要,必须全力以赴自救……”
除了奔走在田间地头,龚书记还在村群里不断为大家鼓气。
架泵、挖凼……我们跟着龚书记穿行在山涧地头,村里找水抗旱自救的场景随处可见。
据统计,整个村有近100名群众自愿加入抗旱志愿者队伍,受灾农作物3300多亩。
看着村民们如此努力自救,费哥作为办公室的笔杆子,不由得赋诗一首:
悠悠寒江水,夜夜不知休。休来孤月镜,照得谁人愁。
第二天,农机局会同城关消防、水利局、农业局、畜牧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善云镇,带来了2组大功率灌溉机组和3辆消防车,50台小型抽水机,一方面,灌溉机组从临近的小型水库拉管抽水集中灌溉菜地,另一方面,3辆消防车则从远处的垄坪水库运水,主要集中解决村民们的日常饮水问题。
此外,气象局也抽派了一名工作人员驻扎善云镇,观察天气动态,一旦有变化,便实施人工降雨。
我没有太多时间来等待能够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