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压力更大了
第566章 压力更大了
大友惠一在业内非常有名,是整个曰本知名度排名前三的动画导演,做出过不少有名作品,也不乏高票房影片。
当初大友惠一离开他创办的小金井工作室,还在动画业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大友惠一因为理念问题与昔日同事分道扬镳,还一时冲动宣布了隐退声明。
当然,“退休”了还不到两个月,他便再次复工了,另外创办了吉卜力工作室,和水波制作共同持股。由于水波制作最近的逆天战绩,也让业内对大友惠一即将出世的这部作品充满了忌惮。
虽然连预告片都没放出来,但是行业内已经把这部电影列为下一部大爆影片了,不少人再次给出了破百亿的预测。
换做半年前,随便预判一部电影破百亿会被人觉得是在胡乱猜测,没有事实依据可言嘛根本,你知不知道百亿円票房什么概念,整个曰本影史都没几部百亿级别作品出现。
但是连续两部百亿作品相继问世,谁也不觉得这个判断是鬼扯了,藤原圭这家伙……
“你不打算放出预告片?!”制片人的嗓门提高了八度,觉得自己的太阳穴都在发跳。
这位制片人是水波制作指派的,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在一众制片人候选中挑选的。和一般的制片模式不同,许多电影都是先选制片人,得到一个好剧本后,再选适合的导演。制片人往往掌握着最高的权力。
而这部片子,却是完全掌控在大友惠一手里的,制片人只负责计算预算,以及完成后勤保障,统筹剧组各个部分,来帮助导演完成工作。
而且根据吉卜力工作室建立之初,藤原圭和大友惠一的约定,纵使藤原圭亲自开口的意见,只要大友惠一不同意,也是没有办法的,吉卜力工作室有着充分的独立性。
制片人已经隐隐地感觉到了,这位动画界的艺术家不是很好合作,他的很多想法都是反商业逻辑的。这让制片人颇感头痛,毕竟作为导演,可能更重视一部影片是否能流传于世,是否能获得良好的口碑,这和他的职业生涯长久与否挂钩。
但是对于一名制片人来说,永远更在意这部电影的经济收益,票房才是第一考虑。
当然,这也不是说大友惠一不重视票房,他也并不是那种喜欢把投资人的钱用来玩儿打水漂的“艺术家”。这也是藤原圭愿意与之合作的基础。
相反,大友惠一对于自己的这部作品是有很大的商业野心的,他想要超越藤原圭的所有历史电影作品,获得更高的百亿级别票房。
至于反商业逻辑,这也不是问题。因为很多时候,迎合市场的反而赚不到钱,反市场反而能赚得盆满钵满。《白夜行就是一个生动例子。
大友惠一有着充足的自信,觉得就算在电脑作画时代,坚持使用手绘,也能拍出大卖作品。觉得就算另辟蹊径地不进行提前深度宣发,不提前发布预告片,也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不行!绝对不行!”
制片人都快急得跳脚了,“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部电影不经过宣传,就能获得高票房的,尤其还是在1月这种竞争激烈的月份,我不同意!”
大友惠一看上去很淡定,似乎对制片人的反对意见也早有预料:“不是说不宣传,而是说没必要把预算和精力都放在广告上,反而容易喧宾夺主。说到底,还是电影本身的质量最重要。”
“1月份那么多电影上映,整个11月到12月,会有那么多预告片在各大电视台轮番滚动播出,观众能对我的电影有印象吗?倒不如保持些神秘感,反而会让观众觉得新颖独特。”
观众会不会感到新颖独特制片人不知道,只是觉得大友惠一的这番说法倒是从未听闻,全新版本。
“大友监督,这太想当然了!”制片人耐着性子劝说道:“影片本身的质量固然重要,它决定了作品的口碑,和后期是否能有更多的观众走入放映厅。可是如果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观众会直接忽视掉这部电影,等到口碑发酵时,作品已经下画了。”
大友惠一没说话,开始摸着下巴思考。
但是制片人可太知道此人的性格了,说不定心里已经打好了注意,只是在假装考虑,日后还是要坚持原来的想法。
于是制片人走出会议室,二话不说,打电话给了藤原圭。
藤原圭接到电话后,也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大友惠一……又另辟什么新径?
难不成是在内心期待:“一部不受关注的作品悄然出现在市场,在恐怖的竞争环境下,将一众对手ko,震惊寰宇”这种充满戏剧性的剧本发生在自己身上?
《深海之城的投入很大,比《无间道和《入殓师加起来,还要多,藤原圭是不允许大友惠一拿钱耍性格的,当即二话不说,就打电话给了大友惠一。
电话连续打了两遍,才有人接。接通电话后,藤原圭直接开门见山,告诉大友惠一,内容方面水波可以不过多干预,但是在宣发方面,他也不能任性,否则不仅水波制作会感到为难,院线方面也会因为宣传力度不到位,而降低排片。
大友惠一便没再坚持,用了一天时间就剪出了两条预告片,但是只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