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鞭长莫及
细细回想,从遇到苏晨开始,每次交锋,好像都是对方牢牢把握着主动权。
他仅有的胜算,或许就是在骗苏晨说买的阻拦索是用来拖船的时候。
越想越后怕,乔亚斯不禁冷汗直冒。
他猛然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他愿不愿合作的问题了!
不知何时,他已一步步落入苏晨布下的局中!
“这家伙,是早就料到阻拦索的事,还是临时起意呢?”
乔亚斯伍德冷汗如雨下。
后者还好说,但如果是前者……
……
与此同时,在夏国的奉天——
“这就是我们的棘手之处,不同于天府项目,天府研发的是陆基重型战机,对尺寸和重量限制没那么严格。”
“但我们不同,根据海军需求,我们需要设计能在航母上短距离起降的战机。”
“航母甲板和机库空间有限,承载力有限,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研发更大更重的舰载机。”
“但以当前技术,要提高战机性能,只能从机体大小着手,否则航程、载弹量难以平衡。”
“所以开发陷入瓶颈,要增加航程、载弹量,受材料工艺和发动机限制,机身不得不增大;若不改这些,减小现有战机尺寸,关键性能指标就会下滑……”
办公室内,一位穿着蓝工装,头发斑白的老人对着何岸等人沉声细说。
稍作停顿,不等何岸反应,老人继续道:
“我们联系了天府,他们解决了碳纤维问题,但只是t20级别。”
“t30级别的,还得依赖白鹰或东瀛进口!”
“这些高级碳纤维,为防我们用于军事,出口严格控制,天府能拿到的仅够自用,甚至还不够。”
“我们不光需要碳纤维,还急需比t30更高级的材质,这样才能在发动机不大幅升级的情况下,确保机体强度,同时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又能提升飞行距离和携带弹药量……”老人滔滔不绝,讲了一大堆。
何岸一行人听着,都陷入了沉思。
发动机!碳纤维!这两个词,一个比一个压得人心头沉甸甸。
发动机,那是战斗机的心脏,性能高低的命脉,咱们夏国拼了老命在攻这个难关,可到头来,国产货还是差点火候,离顶尖水平差着一大截,短期想追上,基本没戏!
再说炭纤维,虽不如发动机那么生死攸关,但也卡着咱们的脖子呢!心脏之外,它就是战机的骨架肌肉!就像老爷子说的,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想让战机瘦身成功上舰,只能牺牲其他,比如载弹量和航程。
结果要么是北极熊家的“短腿”战机,腿短得可怜;要么就是空有航程,却没几颗子弹可打的空壳子,甚至两头不沾边!
这都不是海军想要的,如果战机成了那样,海军宁可不要,还不如继续用剑十五凑合着当舰载机过渡。
剑十五虽说是模仿s33,一身毛病,尤其是雷达,和大洋那边的大黄蜂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但它到底算四代机。没必要换个更低档次的来换汤不换药,这样一来,换新战机的美梦就泡汤喽!
“周院士,难道真没别的招了吗?”何岸沉默半天,还是忍不住追问。他实在不想再让洋人骑在咱们头上撒野了。
可能是被之前阻拦索那事刺激的,现在网上那些洋大人和洋狗子们叫得比以前还欢,嚣张得厉害,国内的咱还能管管,国外的就鞭长莫及了。
洋人那边,咱们更是管不着,网上洋面孔一露,多少国防军的兄弟们心里那个恨得牙痒痒。不过,这还不是最紧要的。
何岸心里,那些侮辱气人归气,倒也还能憋着。真正憋不住的,是咱们国防海军装备落后啊!落后,那可是要挨揍的!
还有,他心疼那些小伙子,满怀国家重任冲上蓝天,结果飞机一出毛病,就永远留在那儿了!夏国得有新战机!海军得有新战机!飞行员更盼着新战机!
这么一说,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何岸、吴振国、白发老专家,都没言语。不知过了多久,一声叹气打破了静默:“老何啊,这事急不来,材料和发动机技术哪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
咱现在有三十五,先凑合着练手够用了,等大伙儿都练得差不多,说不准新舰载机就研发出来了呢。”
说话的是何岸身边的吴振国,材料学专家,他比谁都明白这突破的艰难。急,急不出成果的。
何岸听了,心里明白,这道理他懂。可一想到白鹰的战机在咱海军舰队上显摆威风,一想到那些训练中牺牲的战友,他就攥紧了拳头。要不,他恨不得马上给海军换上最顶级的战斗机!哪怕拿命去换!
“哎,对了!”
就在这个时候,何岸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猛地看向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连忙问:“周院士,我之前跟您提的那事儿,现在有眉目了吗?”
白发老人愣了一下,沉默片刻后,轻轻摇了摇头:“小何啊,你心里急我也知道,可这事儿急不来。
舰载机要用的,那可都是全球顶尖的技术,这领域里头,除了白鹰,其他人,哪怕是北极熊,都排不上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