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四方兵戈住,胡使至许都6
不妨再品1品此茶。”
司马徽终于呵呵1笑。
1时间,这间房内惟余轻声饮啜之音。
2人虽皆宛若打哑迷1般未将话讲完,但2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做为印证,襄阳城内的蔡府此刻正热闹非凡。
襄阳1带、乃至隔壁南阳郡的门阀家族,诸如襄阳蔡氏、蒯氏、黄氏、庞氏、向氏、马氏等等,以及南阳郡门阀家族,义阳韩氏、新野邓氏、黄氏等等豪门代表人物欢聚1堂。
注意:所谓“欢聚1堂”,同样是字面意思。
王永平先生在《汉末士人流动与刘表政权兴衰》1文中,曾敏锐指出:
荆州地区的门阀豪族,按照年龄与族望,可以分为“耆老派”与“少壮派”。
荆州耆老派心向曹魏,致力于统1;
而少壮派则致力于寻找新的代理人,谋求长期割据。
毫无例外,此番欢聚于蔡府中的诸家豪门代表人物,无1不是耆老派。
所以,这些人欢聚1堂之目的便不言而喻…
本次荆襄乃至南阳郡豪门的聚会,带头发起者,乃是襄阳名士蔡瑁蔡德珪。
蔡瑁是刘表麾下头号大将(镇南将军军师),其小姊是刘表的续弦正妻,大姊嫁黄承彦,即诸葛亮岳父。
庞德公是荆襄豪族庞家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荆襄名士。
“卧龙”、“凤雏”之美名,便出自于庞德公之口。
庞山民娶诸葛亮小姊。山民是庞德公之子,庞统是庞德公之侄,即山民的堂兄弟。
换言之,卧龙与凤雏,还沾染姻亲关系。
诸葛亮的大姊,嫁给了襄阳另1豪门蒯氏青年俊彦蒯祺。
蒯钦从祖(蒯)祺妇,即诸葛孔明之大姊也。
(庞山民)亦有令名,娶诸葛孔明小姊。
以上均摘自《襄阳记》。
蒯良、蒯越是刘表心腹,门第显赫。
诸葛亮大姊嫁给蒯祺,无疑是攀上高枝。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荆襄豪族之间那盘根错节的关系。
荆州耆老派与少壮派的分歧,实则同样根源于此:
士大夫家族化。
对荆州的耆老勋旧而言,“纳土归降”可以维护门第不堕,利益非但无损,兼且可获得“促成天下1统”之美名。
但对侨人士族与本地的中下级豪强而言,归降,或者准确来说是归降朝廷则无利可图。
因此这群少壮派,便致力于维护荆州的割据地位
荆襄、南阳豪族齐聚之后,居于蔡府正堂c位…咳咳,居于主位的蔡瑁长身而起,朗声而言。
“诸君请听瑁1言!”
见堂内鸦雀无声,蔡瑁心中颇为满意,1股优越感油然而生。
“诸君,呵呵,诸君或许有所不知,朝廷今已在邺城大胜袁本初!”
【作者题外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诸葛亮“躬耕陇亩”的故事脍炙人口,已成佳话。
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诸葛亮隐居不仕,是因叔父诸葛玄与刘表立场相忤,并非纯粹淡薄心性。
虽然诸葛亮不仕刘表,但诸葛氏的联姻对象却不乏荆襄豪族。这显然不是诸葛亮的本意,而是诸葛玄的安排。
由于对“诸葛玄之死”的记载,诸书相异,因此也便有必要对琅琊诸葛氏迁徙荆州始末做1次梳理串联。
从诸葛玄对侄女的婚姻安排上(诸葛亮2姊分别嫁襄阳庞氏、蒯氏),可以看出,最初诸葛家族有“著籍荆州”的打算,但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却走上了另1条道路。
关于诸葛玄立场的记载,在当时就十分模糊。
《诸葛亮传》称其玄是袁术所署豫章太守,而《献帝春秋》则称其是刘表所署豫章太守。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蜀书诸葛亮传》
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刘表上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治南昌。--《献帝春秋》
由于立场记载的差异,诸葛玄的死因也大相径庭。《献帝春秋》称玄被西城乱民所杀,《亮传》则称玄是病死荆州。
实际两方记载均属半真半假,却可以“互文印证”。
诸葛氏是徐州琅琊望族,自司隶校尉诸葛丰发迹。虽然到诸葛亮的父辈,已经湮灭无闻(亮父诸葛珪,官止泰山郡丞),但支脉流徙3国,并为宰辅,煊赫1时。乃至东晋时代,琅琊王导(晋元帝宰相)还与诸葛诙争论旧时族望高低。
(王)导尝与(诸葛)恢戏争族姓,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也。”恢曰:“不言马驴,而言驴马,岂驴胜马邪!”--《晋书诸葛恢传》
注意:诸葛诙是魏司徒诸葛诞之孙,诸葛诞是诸葛亮族弟。
诸葛诞正是淮南3叛之1的那位。
琅琊王氏权倾朝野,号称“王与马、共天下”。
诸葛诙能与王导相提并论,可见琅琊诸葛氏的郡望,亦不遑多让。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