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旧貌更新颜,重临大散关4
石勒之父还是当地的“部落小率”,犹不能免,其余胡人的境遇可想而知。
太安中,并州饥乱,(石)勒与诸小胡亡散,乃自雁门还依宁驱。北泽都尉刘监欲缚卖之,驱匿之,获免。
(石勒)父周曷朱,1名乞冀加,并为部落小率(帅)。
以上皆摘自《晋书之石勒载记》
有鉴于此,赵旻便不能不将凉州之地胡、汉之间的壁垒消除。
有别于天下其他州,凉州十郡2属国虽然仍是汉人优越感爆棚、天生瞧不起胡人,但已出现胡汉通婚的情况,而且屡见不鲜。
这在其他州,是难以想象之事。
故此,刘晔与赵旻思想高度1致,其人坚持认为,凉州存在胡汉之间消除壁垒的基础。
但出身于颖川传统汉人士族之家的士人荀攸,显然不这么认为…
尽管在河南郡洛阳、弘农郡弘农等县和河东夏城,被赵旻强制迁移编户的南匈奴人,已初步和当地汉人消除壁垒。
最终,荀攸和刘晔选择了如下折中方案:
以大散关、3座卫城作为试点,从实际出发,观察凉州胡、汉之间能否顺利消除壁垒。
荀攸、刘晔2人商定此事时,正值卞夫人以温柔、智慧开解完毕苟哥,并展开又1次激情大战之时。
同样无眠的,还有在大散关暨右扶风衙署内挑灯加班的贾诩、张既和庞统3人。
张既懊恼不已。
“文和先生、士元,非某失察,实则是某担心胡人聚集生乱也!某若早知主公如此忌讳马休拥兵自重,何必放任其人招募部曲?”
贾诩苦笑叹息。
“德容,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主公之远见毋庸置疑,德容不妨试想:若胡人当真生乱,凭马休可否弹压?
弹压之主力,必为于文则、张公责,乃至许都诸猛将也。主公欲向凉州胡人行羁縻之策,可谓高瞻远瞩也。”
庞统向2人作揖。
“2位先生,以某愚见,主公对胡人以利诱之、以威吓之,兼且以情动之、以法制之,如此确为良策也,不知2位先生以为如何?”
庞统不愧为凤雏,尽管其人不甚了解凉州情况,但其人还是很快便看透了赵旻的良苦用心。
其中利指的是工坊、丝绸之路产业链和产业带;
威是指卫府屯驻猛将精兵威慑凉州杂胡;
情是指赵旻主打的胡汉1家亲;
法指的是法律,乱世用重典嘛,难道要用圣人之道约束胡人?
张既叹了口气后,神色肃然地对庞统作揖还礼。
“士元之才,远在既之上也!既深感钦佩!”
【作者题外话】:这1章,阐述了5胡乱华的根源之1。
仍然是士族豪强!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说到,按曹干的生年(215)推算,其生母陈妾很可能是在建安十8年(213)前后与郭氏1并被荐举入邺的。
只不过陈妾入魏王宫,郭氏入曹丕府。
设使陈妾或王昭仪与郭氏有旧,那么便能解释王昭仪为何愿意在立储之事上替曹丕进言。
这1章,我们聊1聊贱人郭氏家道中落的原因。
现存史料推断,云某怀疑郭氏家道中落,可能与昔日(200)的董承之乱有关。
不过受限于史料过少,这1观点权作猜想,难以定论。
郭女王之母姓董,籍贯不详。
按《魏书》,董氏在青龙年间被追封为“堂阳君”,堂阳旧属巨鹿郡,后属安平郡,而郭后籍贯安平广宗。
按此,则董氏亦应出身安平郡,似无异议。
安平国堂阳,故属钜鹿。--《续汉书郡国志》
不过汉末3国的爵位与籍贯往往不能相符。
举例而论,刘备籍贯幽州涿郡涿县,封地却在荆州南郡宜城;
关羽籍贯司隶河东解县,封地却在荆州武陵汉寿;
袁绍籍贯豫州汝南汝阳,封地却在冀州魏郡邺县。
曹公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蜀书先主传》
曹公即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蜀书关羽传》
天子以(袁)绍为太尉,转为大将军,封邺侯。--《魏书袁绍传》
种种例证,可以佐证董氏虽受封为堂阳君,但籍贯未必在安平郡。
安平郡属冀州,与河间国紧邻,而河间国恰恰是灵帝生母董太后的故乡。
董太后之侄董承,在建安5年(200)因为衣带诏事件遭到族诛,直系亲属倾覆无遗,旁系亲属亦应受到严重牵连。
孝仁董皇后讳某,河间人。--《后汉书皇后纪》
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于献帝为丈人。--裴松之
中古社会,士人婚姻往往局限在故乡,或者同县,或者同郡,跨州郡的婚姻较少。若郭夫人之母出身河间董氏,那么郭永的婚姻,便可以被视作“与外乡为婚”。
若果真如此,不仅可以解释郭氏1家为何迅速败落,还可以解释郭氏外亲刘斐联姻外乡大族时,郭后为何表示“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不得因势强与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