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冬去春复至,斗转引星移1
大汉帝都今年的冬天,比去年要温暖不少。
但饶是如此,当第1场冬雪来临之时,卫府也仍不敢怠慢,1应过冬物资,被兵卒、小吏及时送到孤寡、残疾户中。
得益于此,许都已连续两年没有出现过贫民冻死、冻伤的情况。
1夜风雪过后,数百名负责许都城内外日常清扫工作的老叟、老妪们,在清晨便开始了新1天的忙碌。
这些人虽劳累,心中却满是欢欣感激。
因为有这份差事,所以他们不必再为衣食、寒冷而担忧。
于是乎,在辰时中(早上8点左右),1身孝服的孙权,以及其人1众近臣踏雪来到许都东城门外时,看到的是这样1幅景象。
城门处车水马龙,进城者和出城者川流不息。
穿着1身厚布衣服的稚童们,嬉笑着在城门旁边的空地上打雪仗,城门候和守城兵卒们,1边警惕地盯着进城的人群,1边乐呵呵地看着这些稚童们玩耍。
城门内外,还有1群同样穿着统1形制厚布衣服(其实就是环卫工人的制服)的老叟老妪,正佝偻着腰清扫积雪。
通衢大道两侧,贩卖吃食、热粥,以及各种杂货的摊贩们将道旁空地占得满满当当,他们此刻正在热情叫卖。
急于进城出城务工、货殖或公干而未来得及用早饭的行人们,则围拢在各类吃食、热粥摊旁,1边匆匆用着热汤热饭,1边相互攀谈。
总之,许都城外,乃是1派烟火人间的繁华气象。
然而,这终究还是士族正逐渐转变为门阀的中古时代开端、东汉末年,而非市民阶层崛起、市井文化高度发达的近古时代北宋。
士人们何曾见过这等小民市井景象?
所以,陪同孙权至许都的孙邵摇头道。
“堂堂大汉国都、首善之地,如此岂非有辱斯文?”
1名正端坐于胡床(马扎子)上的老者忍不住嗤笑1声。
“荒唐!许都士民、百工、商贾披星戴月养家糊口,若无此等摊贩,黎庶从何寻热汤热饭?你等莫非皆不食人间烟火?呵呵!”
这老者言罢,便以箸挟起1根看起来便极酥脆可口的油条,放入口中“喀嗤喀嗤”大嚼…
还真别说,这老者牙口真不错。
江东众人见那老者身穿貂裘、腰间束玉带悬白璧、头戴金冠,兼且气度不凡,显然是许都某望族之耆老,登时便不好对其人发作,可偏偏…
这老头儿极为惬意地品尝着那金黄酥脆、散发着诱人香味的油条,吃得颇为香甜…
天可怜见,江东众人都尚未用早饭。
有人忍不住偷偷咽了口口水,暗道:老丈言之有理!
那老者显然在故意气江东众人。
“此油条酥而不软、油而不腻,兼且其味香甜,甚善甚善!”
言罢,老头儿又以汤匙舀了1匙洁白如玉、明显加了蜜汁及砂糖的豆腐脑,美美地喝了1口…
油条加糖,豆腐脑不但加糖还加蜜汁…如此吃法,这老头儿也不怕吃出糖尿病来。
这也不怪这老头儿,因为汉末的北方人几乎都是甜党。
其余食客们有样学样,纷纷学这坏老头儿1般,将各自面前的小馒头(小笼包)、胡麻饼(烧饼)、汤饼(面片汤)、水引饼(面条)吃得津津有味。
见这些摊位旁的食客们吃得格外过瘾,江东众人只觉自己愈发饥渴难耐。
孙权忍不住瞪了多嘴的孙邵1眼。
若非孙邵,他们也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坐下大吃大嚼,现在可好…
他们难道还能自己打自己脸?
江东人们默默叹了口气,只好继续“斯文”下去。
而就在这时,1阵急促的马蹄声骤然从许都城门处传来。
旋即,“吁”地1声,1名须髯及胸、极儒雅俊秀、着玄色深衣、戴进贤冠的文官,便滚鞍下马,快步奔至那老者身畔,向其人深深1揖。
“大人,此处天寒地冻,不如随小侄回府如何?”
孙权正在猜测这文官的身份,便听1众摊贩、食客及来往百姓不约而同地向那文官行礼。
“仆等参见荀令君!”
孙权大吃1惊。
那文官正是荀彧,而那端坐于胡床、正“有辱斯文”大吃大嚼的貂裘金冠老者,则正是荀淑侄子、荀氏8龙的从兄弟、荀彧的族父、荀家如今的家主荀晋。
老头儿最喜欢每天早晨来东城门外,就着香甜酥脆的油条,吃1碗滑嫩可口的豆腐脑。
但昨夜雪大,荀彧担心自家老头儿出意外,是以急匆匆赶来接老头儿回家。
荀晋不满地摆摆手。
“府中庖丁做不出如此美味,稍后老夫尚要至工坊,文若速去忙碌国事。”
荀彧拿老头儿没办法,只好再次深施1礼。
“大人坐马车前去工坊如何?”
这次老头儿倒是没犟。
“也罢!老夫坐车便是。”
荀彧松了口气,直起身后方才看到刚刚下马、身长而腿短的孙权。
孙权向荀彧作揖道:“某乃江东孙仲谋也,见过荀令君。”
荀彧微微蹙眉,打量1番孙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