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遍寻千百度,蓦然回首处上
武都郡是后世陇南及半个甘南。
此地在西汉属于益州,在东汉则属于凉州,且毗邻广汉郡。
按照传统的秦岭淮河1线划分,此地属于妥妥的南方。
武都郡不但气候宜人,且西部和南部尽为水草丰茂之沃野。
在满清,此地始被开发。
陇南、甘南被称为西北鱼米之乡,可见武都郡有多得天独厚。
考虑到武都郡的地理环境,中军帐内的刘晔此刻作揖道。
“主公,前者秦子敕称,其友人在上禄县1带发现前将军之大纛,而上禄县地处武都郡西北,毗邻武都道及汉阳郡,彼处西北皆山地。
故而,主公,愚以为前将军、妙才将军,是否有可能已赶赴汉阳乃至南安郡?
既如此,某等不如折向北行。即便未寻到2位将军,亦可与伯宁兄汇合。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刘晔献此策,委实是出于无奈。
在凉州这广袤旷野和连绵山地间,赵旻想查探区区不足两万兵马的踪迹,谈何容易?
所以,他们这数万大军,与其如此漫无目的地撞大运,甚至引得武都郡汉民、杂胡恐慌,反而不如按照原定计划行事,先与满宠的援军会合。
如此1来,赵旻不但可与满宠交换情报,而且可以借助满宠建立的情报网,查探颜良、夏侯渊大军的行踪。
赵旻略1思忖后便欣然应允。
“甚善!既如此,某等明日便进下辨城,先至伯宁所建之车马行询问此事。”
这时,车马行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
1夜无话。
翌日卯时,大军准时开拔。
武都郡的情况,与凉州靠近关中的其他郡相仿,地广人稀、田少林多,是以,尽管3万大军无边无际,但在下辨县人烟稀少的旷野中,也同样显得格外孤寂。
近午时,低矮简陋的下辨城,便遥遥在望。
武都郡地处后世青海、4川、陕西和甘肃4省交界之处。
此地羌人、氐人、羯人、白马氐等杂胡数量几乎与汉民持平。
因各族之间小斗不断,是以武都郡民风极为剽悍。
当然了,即便民风再如何剽悍,当地百姓遇到赵旻这支大军,也要乖乖绕道走。
傻子都能看出来,军容军阵如此严整的大军,绝对不好惹。
是以,下辨城守军不但对大军毫不拦阻,且主动派出几名向导,为大名鼎鼎的卫将军带路。
得益于此,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对下辨城秋毫无犯,赵旻和刘晔2人,也顺利找到了下辨城内的车马行。
该车马行,实则是武都郡的总行,负责人是满宠招揽的许都游侠之1。
此人当然认识自家顶头大老板、卫将军赵旻。
其人得知赵旻来意后,当即躬身抱拳。
“禀主公,2位将军从未踏足下辨城,然主公勿忧,仆必向诸县车马行问明2位将军之行踪,乞请主公安心等待1两日。
此外,主公若缺军粮,仆可于半日内,为主公筹集十万斛粟。”
赵旻心中稍安,便忍不住问道。
“你可于半日内筹集十万斛粟?”
那游侠抱拳道:“主公有所不知,满使君曾令仆等深挖地窖,事货殖之时优先收粮,是以仆已于下辨各处,秘藏十万斛粟也。”
赵旻和刘晔对视1眼,难掩惊喜之色。
如此1来,赵旻征凉州时纵使孤军深入,又有何妨?
若各地皆有存粮,便是韩遂又有何惧?
所以,赵旻便想到了1种可能。
“依你之言,武都郡诸县是否皆有存粮?”
“正是!主公若需大量粮草,仆可于3日内调集3十万斛粟等精粮应急。”
3十万斛精粮,足够3万骑兵、6万匹战马食用3个月。
战马的食量,比骑兵犹甚。所以,当世除了赵旻,还有谁能养得起十余万匹战马?
但话说回来…
满宠为了赵旻出征凉州之事,早在半年前便已提前布局…
其人在历史上能让司马家忌惮不已,不是没有道理。
赵旻和刘晔2人,闻言长长出了1口气。
他们最担心的,正是颜良和夏侯渊的补给问题。
如今既然已知此事不足为患…
以颜良之狡猾、夏侯渊之神速…
就算杂胡联合起来兵力雄厚、埋伏无穷,2人至少也能成功逃脱、到武都郡内各城成功获得补给吧?
所以,赵旻和刘晔不谋而合:
大军暂且在下辨城外休整,等待情报传回、满宠援军赶来。
于是,赵旻和刘晔回营后,前者便派出斥候4处打探情报;
而后者则向武都郡诸县县令、县长发公文,请诸县留意卫府精骑之行踪。
时间匆匆过去两日。
此时,距赵旻出大散关时,已过去近4十日。
换句话说,留给赵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1日上午,满宠亲自率1万骑兵,携带大量粮草辎重,赶到了下辨城。
这1年内,满宠不但成功地由文转武,且愈发允文允武。
除了武艺明显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