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摄政王妃护夫成狂 > 第280章 大结局(下)

第280章 大结局(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是令我们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关键时刻,我们的皇帝陛下竟然选择与大夏联手共击金国。”

“所以呀,今天突然听到萧大将军协同大夏将士大败金国军队,老朽激动的差点老泪纵横。”说到此处,老人声音哽咽,竟真忍不住抹了把泪“想到原来我们的皇帝陛下、我们的将士一直记挂他们子民与国家的安危,想到,我们这些寻常老百姓又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终于不用再每日提心吊胆地活着了。”

听到这些平平淡淡的倾诉,尹云楼渐渐沉默了,并入了神。

常青曾遭受的苦难他未亲生经历过,所以每当听人提及常青旧痛,他能够理解,但却无法感同身受体会身在那个时代下的绝望与苦痛。身为常青的一份子,于这一点上他有愧。

可是,他却见证过生在太平中常青的样子——

他漂泊在外的十几中,孤身游走在这人世间,目睹过很多个平凡人家——

艳阳里,百姓笑语晏晏,劳作在田间;日暮下,孩童横笛,放牧归来;月下,亲友围坐一团,卸下一天疲累共进晚餐;还有午后的庭院里,老人安详地躺在摇椅上,慢悠悠地摇着蒲扇,孙子孙女在一旁嬉笑玩耍……

这些都是普通而又平凡的场景,但它们又有种岁月静好的魔力,总是让人心头没来由的暖。

他非他们中的一员,他也未感受过那些场景里的安宁与温暖,可他心底就是觉得,这些场景该永驻常青,不该被其它恶的势力打破。

在他心底,他一直有一个愿想,自己很小就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家,没有感受到家所给予的温情,但是他们不能没有,他希望常青千千万万的子民都能够‘有人可倚,有家可回,有根可归’。

老人依旧沉浸在他的感慨之中。

凝望风雪,老人苍老的眼睛流露出深深的悲痛“……他是位好皇帝,惠武帝征战沙场用汗血为我们百姓打下太平盛世,而他也未辜负先帝和天下百姓,为我们守住了这份太平。”

闻此叹息,尹云楼神色微微一怔。

心中瞬间涌现一股无法言说的怅惋与无奈,甚至是一股深深的悲怆。

世人皆知,先帝御驾亲征为天下杀出一个太平盛世,可却不知他因一己之私灭忠臣满门,更险些于二十多年后让常青千千万万子民为他陪葬。

世人只知,尹禛贤圣仁德,可却不知他因己之私情,联合乱臣造反逼宫,亦不知如今常青大夏金国之格局皆由他一手造就。

上官家族被抹去了痕迹,世人只知先帝之功绩;常青大夏一战取胜金国,世人只知是当今圣上之功,却不知那是三十万将士冒死违抗圣命自己的选择。

高位者的功绩永远被高高举起,为世人铭记,身处在底层里的良臣名将只能寂然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这样的巨大反差,着实令人深深震撼!

“……年轻人,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怀揣远大抱负,建功立业,为自己,也为天下百姓,不苛求你们如先皇与圣上那样建立丰功伟绩,但切莫学我们那游手好闲的靖王殿下。”

提及那人,老人忍不住一阵惋惜“咱那靖王殿下幼年时,名臣大儒皆扬言此子为政以德,有治国大才,日后若为政,定可成就一番惊世伟业,却不想长大后只想游迹江湖,也不愿入朝为官为国家与百姓做事,如今呀,也只能泯然众人,做一个富贵闲散人。”

是的,这位少年天才,曾惊艳整个常青,在老百姓眼中,如若他不曾自私,顺应先皇之意登基为帝,应当就不会发生后来的先后两次常青出征大夏之事,也就不会有那些无谓的死伤离别。

尹云楼神色一动,但平静的面容并未起丝毫波澜,世人对他的误解,他早已习以为常,亦不甚在意。

只是脑海里却细细想起世人眼中的那个靖王——

不问朝政,整日流连于江湖之中,痴迷武功,日子过的无拘又逍遥。

可这样的日子却是他实实在在所向往的。

若非没有二十年前那一夜宫变,先皇先后不曾离世,他们也同意自己浪迹江湖,皇位由大哥尹禛接手,那自己一定会选择这样的日子吧。

无忧无虑,身后没有后顾之忧,只有父皇母后与大哥,自己只管纵情江湖与山野,玩累了就回皇宫里的家。

他越想越神往,可最终只剩下嘴角浮起的一抹自嘲的笑。

他这半生注定了要负重累累。

人,行至他这个年纪,当初的激情与热血早已磨灭了不见踪迹,一切都已结束,负担全部卸下,再回首望向归来处,却发现一身轻的自己竟怅然若失,迷茫无度。

而今也只剩下,对一个人的思念,在牵引着他继续往前。

许久,他都未再出声。

老人也不再絮叨,心中的愉快与烦闷倾吐出来,恍然一身轻,于是心情大好。

转头又看向尹云楼,笑说“年轻人,刚才的曲子不错,再来一首。”

他微笑应下,垂首仔细拿出玉笛,双手横笛,再次吹奏起那支曲子。

风雪依旧,马车慢悠悠的行驶,发出吱呀呀声响,笛声宛转,在静谧的雪地中织就一片安宁。

“不管怎样,常青总算平安度过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