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章 680处错误
第1832章 680处错误 680个错误,刘牧樵成功修改了643个,还剩37个错误,编撰者拒绝修改。 刘牧樵清点了一些,主要是集中在7个专家手里,他们涉及到的章节有19个之多。 刘牧樵再次检查了一遍,确定无误之后,第二次下达任务,限他们在3天之内做出修正,并且注明了,拒绝修改者,要说明理由。 上次也说了要注明理由,但是这群大佬不遵守这个规定——其实,也说不出理由来,无非就是教科书上是这么说的。 刘牧樵给了任务之后,也懒得呆在驻地,和这群大佬待在一起,需要一些勇气和耐心。 倒不是怕他们发难,而是这群人酸腐,摆谱,你跟他聊,他会讲我们的曾经。 大多都到了话痨的年龄。 说需要勇气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和一群话痨在一起,基本没有你讲话的机会,他们一旦有机会,讲两个小时根本不要断句,句号是肯定不需要的。 这群人年龄大多50岁多一点,刘牧樵名副其实是他们的晚辈,虽然早就听说刘牧樵的才华,但是,是不是心服口服就难说了。 看人是要看资历的,刘牧樵的资历其实是非常不好看的,清江大学医学院本科,京大医学院硕博,这就是他全部的简历了。 而人家,都基本上有海外的留学史,最差的也有访问学者的历史,这年代,你不喝几口洋墨水,人家真的不服你。 留洋是一种大趋势,年轻一些的人,直接就是国外读的研究生,他们的简历看起来非常的丰满。 而早年毕业的专家,他们在后来的专业学习经历中,都补了短板,否则,会被新生代看扁的。 那些早年毕业的医学专家,现在年龄都接近60岁了,他们那个时代出国进修的机会比较少,到了40岁之后,想方设法弄到一个访问学者的名头,在国外进修半年到一年,这种情况比较多。 这种经历对他们来说还是有隐痛的,访问学者没有国外正式的老师,而在国外直接读博士的,嘴巴上会挂上他导师的名字,即使不是太有名气,讲多了,人家会以为是大教授。 对于很多人来说,外国人的名字本身就是有学问的,很了不起的。 国内的名人就不同,你不介绍,一般人就会把他当成李建国,王建国,赵建国一类的普通人。 而外国人的名字,只要是你加上一句“恩师”史密斯,顿时,这个史密斯就是大人物了。 这不是崇洋媚外的问题,“恩师”加外国人名字,显得高大上。 这也是心理在作怪。 在国内,你称呼“恩师”王大海,给人的印象多半就是隔壁老王这个档次的中学老师,很难与专家教授挂上钩。 刘牧樵溜走了。 他怕被这群话痨唾沫淹死。 在话痨面前,他们半年的海外经历恨不得讲半年,来一次穿越,刘牧樵不走那是脑子有毛病。 部里有个年轻的司级干部负责联络,他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怎么从这群话痨的老头子面前脱身。 这位司长很理解刘牧樵,他们两个不约而同脱岗了。 刘牧樵躲在京大龙教授的胰腺外科中心做手术去了。 只要有手术做,刘牧樵的心情就会好起来。 龙教授拢着袖子,站在手术台旁边,他属于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看着刘牧樵做手术,他没有愤怒,也没有嫉妒,只有疼爱,再说,刘牧樵还顶着一个龙教授给他的帽子。 人是会被自己欺骗的,龙教授接受这个事实——刘牧樵是他的博士生这个事实。 当然,周围的人从来就不这样认为,刘牧樵生下来就比龙教授厉害,但龙教授经常在外面吹嘘,刘牧樵是他的博士。 事实上是,龙教授对刘牧樵十分的疼爱,他就像爱自己的孙子一样,刘牧樵上手术台,他也要跟着上去,陪在身边。 其实,别人也知道,这是一种疼爱的表现。 “看看,你们要认真学,刘牧樵的技能,非常的标准,教科书,活的教科书,你们到哪里去找这样的老师?所以,你们要珍惜!” 龙教授边看边教导他的学生。 虽然胰腺外科中心并不全部是他的学生,但所有的晚辈都尊称他一声“老师”。 刘牧樵今天做的手术并不难,一台亚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这种手术也算择期手术。 刘牧樵的助手全部是年轻人,最高职称是副主任医师,两个是主治医师,还有一个是作住院医师用的在读博士生。 这种手术纯粹是教学,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在京大一院,一般教授都能够较好拿下来。 刘牧樵做这种手术一般都不会强调快,而是尽可能让学员看清楚细节,特别是胰管的处理,是重中之重。 今天做一助的是年轻的副主任医师,这种手术他再过两年就应该很熟练了,现在还是生手。 晋级才一两年的副主任医师,主刀的机会还不是很多,大医院,真正做手术的是晋升5年之内的主任医师,老的是指导老师,只有超级难的手术,他们才会主刀,副主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