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九江书巷
这一趟江西之行,刘成早就想好了,特意让人送了一封信给舒正浩,对于这位山主,他是非常尊敬的。
舒正浩在浔楼门口,这才看见一架缓缓驶来的马车。刘成,刘王廷,还有那卜老头,都从马车里走了出来。舒正浩也注意到了这位英武非凡的青年,连忙迎了上去,拱手一礼:“这位就是刘校长刘成吧?”
刘成见舒正浩戴着一副啤酒肚,连忙还礼道:“真是不好意思,打扰你了。他们是和我一起来的朋友。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步道友和刘武师。”
舒正浩的眉毛跳了跳,眼镜后的眼睛里闪烁着惊喜的光芒。现在的读书人,结交的都是一帮书生,能与武师、道人同乘一辆马车的,也就苏东坡一人。
“呵呵,刘会长的人脉还真不小,这边来,这边走。”舒正浩旁边,有白鹿洞学院的学员,低声对他说道:“先生,快来吃的。”
刘成和舒正浩一边说着话,一边在前面带路。刘成也是一副长辈的模样,一点都不矫情。
宴席进行到一半,一锅一锅的冒着热气的阳春面粉送了过来。南方人喜欢米饭,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喜欢面条。舒正浩知道刘成住在京城,特意让人送来了一碗清汤面。香味弥漫开来,那摆在他面前的葱花都是晶莹剔透。
刘成一边说着,一边用筷子夹着面条,一边点了点头:“确实不错。”这面很薄,和龙须面有些相似。汤头清亮,有调料。味道很好。
舒正浩抿了一口米酒,笑着说道:“这碗面条,倒是挺好吃的。”
“是吗?山长,这浔楼的阳春面条,里面的面粉都是上等的面粉,而这碗羹,想必也是用了什么名贵的食材熬出来的。是不是很好吃?”
一名对美食颇有研究的同学疑惑道。他平日里并不爱吃面条,可这浔楼的面条,却是尝了好几回,觉得很好吃。九江的海鲜很多,再加上一些名贵的食材,味道还算不错。
“确实很好吃。”舒正浩夹起一块白面粉,道:“这么好吃,就不好吃了。”
刘成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微笑道:“舒姑娘何出此言?”
“就是在浔楼。离浔楼不远的那家面馆,只需要十文钱。”
“呵呵,山长,你可真会开玩笑。”“那面条怎么能和这面条相比?依我看,这碗面条,也就是一文钱的样子。你看这茶,味道不错。”
刘成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舒正浩身上。
“昔年,开国皇帝出兵东南。后来,大明建立了。开年民力艰难,民不聊生。当年太祖以白面粉拌谷粉,就是要让天下官吏以身作则,做官要勤俭,后世立下来的祖制里,也规定官吏的薪俸极少。这面粉,我可买不起。”
舒正浩一边喝着酒杯,一边说道:“我还记得,建国之初,也是一段艰难岁月,之后,太祖掌权,国泰民安,但也有人贪慕虚荣,荒淫无度。太祖为整顿风气,亲手制定一套祖训,纠正奢侈风气,于是便有了浔楼史。”
“而如今,那些杂粮面粉,应该是不会出现在浔楼里的。”舒正浩叹了一口气。旁边有个学子附和着说道:“太祖当初就是个好榜样,才是真正的贤臣。”
舒正浩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喝着热腾腾的面条。初冬的夜里,寒风凛冽。但是没有冬天那么冷。刘成疑惑地望了舒正浩一眼,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刘成端起一杯黄酒,说实话,江南一带,就算是酒,也是软糯香甜的。
“我可不这么认为。”
那弟子本来只是想要讨好一下,却被刘成打断了,他皱了皱眉,问道:“刘小校长,你怎么看?”他本来就是一个骄傲的人,见刘成和自己差不多大,却能和山老大平等相处,心里难免会生出几分傲气来。舒正浩看着这两个字,微微皱眉。
“开国皇帝以清廉治国,臣以为,朝廷中的官吏,薪水过低,许多官吏,甚至连衣食都难以糊口。因此,京官员的大部分财政收入都是由当地政府截留的,而大部分的财政来源则是当地官员的奉送。这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贪婪,他们会通过征收更多的税收,来获得更多的钱。所以,太祖的俸禄虽好,但已经不可行了。”
“嘿嘿。在你看来,这个国家该如何建立?”
“建国不容易,守住更是难上加难。我相信你也知道现在的朝堂是何等的腐败,所以我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也是为了让那些想要做官的年轻人能够有出息,日后为官之后,莫要沉迷于名利之中,要恒念艰难。”
舒正浩点了点头:“今天这番话,只怕以后还会有多少人会相信?现在刘校长都这么说了,你觉得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清正廉洁?”
刘成微微一笑:“当然是用金钱来维持名声了。做官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名利。追求名声的人,当然知道如何保持自己的清白。可就是这样的人,却因为微薄的俸禄,被逼上了绝路。还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刘院长此言差矣。”又一名学子微笑道:“官场之事,与道德无关,若是人人都像刘大人这般,天下哪有好官?”
“你。”刘成指着这嚣张的少年,“你为什么要学习?”
“什么?当然是想要金榜题名,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