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敢立军令状
作为一个后世的穿越者,自然是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 所以,自己必须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改变些历史轨迹,尽量避免接下来几十年的军阀混战,战争等,那怕能保局部安宁也行。 中国现阶段需要一个强悍、开明,而又实干的领导者,甚至于独裁者都成,而不是什么空想家。 陈天华认为张之洞成为强悍领袖,各方面都很合适,况且,他本人也正有此心。 陈天华推开窗子说出亮话,着实让在座的每一位都大吃一惊,但并未失色。 因为这个话题,早在五年前就有人提出来过,只是觉得时机各方面尚不成熟,关键是思想没统一,过虑多而摇摆不定。 五年过去了,各方面实力得到了加强,关键是张之洞的年龄增加了五岁,现在到了六十六岁这关口,时不我待。 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上首的张之洞,就看主公表态。 而张之洞心里是暗暗吃惊。 原来设计是一场对陈天华的试探,结果探来探去的逐渐变成了议政。 现在发展成了劝说,让他搞江南自治。 最让他大为惊讶的是,这个年轻人还真是满腹经纶。 无论是学识,眼光和对时局的分析判断,那深彻见底,头头是道,而且都能一针见血。 看来,他还真是个百年难遇的天才,不是受人摆布的傀儡。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如有此人辅佐,老夫不妨一试。 想到这里,张之洞半闭的双眼猛地一睁,对陈天华大声道: “好一个江南自治,你的提议老夫正在思考,有可能不妨一试,但有一点,浙江是个富饶地方,若是江南自治,老夫想带上它,不过浙省哪里老夫可从来没管过呀。” 他这话像是试探,又有所指。 陈天华自然明白张之洞所指,他起身拱手道: “禀香帅,草民当然希望浙江能跟上湖广、两江步伐,浙省军政方面,以草民之见当以新军为关键,而新军协统乃草民之岳丈,我能保证说服他归顺香帅您。” 他这句话,实际就是给张之洞以定心丸。 若浙江新军来投,那他的江南新军一下子增加五千精锐,达到三万二千余众,必要是扩充到五万之众,五个镇兵,比现在的北洋新军还强大,这样自治底气更足。 “李中堂仙逝之前,将整个淮军并入北洋军,统一由袁世凯统领,你岳丈的新军等一协,又拿浙省地方财政支撑军饷,让他如何独立响应香帅?”辜鸿铭旋即提出疑惑。 “众所周知,军队要掌控得住,在于军饷,而武器装备则是军队战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浙江新军虽名为北洋军,但至今未得到过半块铜板的北洋军饷和给养,以前完全依仗浙省各地财税养着,这严重限制了新军发展。” “岳丈李存智心里明白,浙省新军想要摆脱北洋军体系,地方官吏们的约束,自己必须要做到军队的财务自由,说白了就是拥有自己的财源。” “草民办银行,开煤矿等等,也有让浙江新军财务自由的宏伟计划在其中,而这跟袁世凯半块铜板关系都不存在,李家不欠袁家任何人情。” 陈天华朗声回答。 此时的他已然沉静下来,面不改色心不跳把关键节点,给叙述得一清二楚。 仿佛这话不是由他心里说出,而是在转述另一人的话语。 张之洞哑然,他与辜鸿铭等大幕僚们对视一眼,再看着陈天华,确定对方没有疯狂,而是在侃侃而谈。 浙江一年财税收入,跟江苏上下不多,地区富裕恰是鱼米之乡。 而新军投向自己,巡抚及布政使等衙门就失去了武力依仗,宛如一只老虎没了牙,只能乖乖听命。 这样整个江南,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六省,加上上海地区,共六省一区,占大清朝财税收入的三分之二区域自治,一定能做到强盛。 张之洞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去想将大清江山全面推翻,他虽然自负,抱负远大,以前也不敢轻言搞自治独立。 “大少爷,你可知本督就在你面前,君前无戏言,这等大事,你不征得你岳丈同意,就敢随意拍胸保证?要知道一旦出了差错,那可就是灭顶之灾。”张之洞阴沉沉地道。 “君前无戏言,大少爷,你可要考虑清楚呵。”赵凤昌在边上也为陈天华捏一把汗。 其他人的目光都齐刷刷投向这位年轻人。 陈天华微笑着对赵凤昌等大幕僚们拱手致谢,离开食案在空地上对着张之洞跪了下去,磕头道: “香帅,草民决非信口开河,敢立军令状,其他的不敢保证,岳丈李存智想新军独立,军费自给自足的念想,他早就有了,并亲口对晚生说得很明白,若香帅能承诺将来自治之后,能将浙省交由我岳丈节制,那归顺之事,草民愿以颈上头颅作保。” 此话是一石二鸟,既为岳丈谈妥了归顺条件,同时也算是明确回复。 陈天华这一跪,不但是张之洞惊讶,辜鸿铭、赵凤昌等人也是悚然动容。 这种话可不能随便说的,军令状一立,任何人便是毫无退路,只能进不能退,否则便是身死名裂,甚至于将来满门抄斩的下场。 即便最后张之洞还有些悯惜,而那些幕僚们能饶得了陈天华吗? 如果真能先让江南自治,几十年之后,能使江南达到国强民富状况,那统一华夏、让华夏民族崛起,指日可待。 到那时,自己也将成为中华近代史上,数百年间最有成就的一位汉人,丰功伟绩直逼历史上秦汉唐明的开国大帝。 “好好,大少爷,你愿否入阁本督衙门任职,或入幕僚府?” 张之洞激动地猛拍食案,陡然长身而起,眼光炯炯地盯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