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你开口求我啊
第246章 你开口求我啊
贾琏知道,很多人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你不是清正廉明么?
现在这三位姓周的,你会怎么处理呢?万一贾琏怂了,那就必将成为下一波被集火的目标。关键这个时机也很微妙,还有半个月,就是太上皇的六十八岁大寿。
此刻的京城里,几乎每一天都有外地的督抚或带兵的将军进京。
研发司正在发生的事情,都不用贾琏自己宣传,有的是人主动宣传,这可不是五城兵马司治理内涝的美名,官员们默契的当着什么都没发生。这是你贾琏治理研发司吃空饷呢。你若不公,不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那就别怪我们集火你了。
进宫告状这么低级的手段,贾琏当然是不会去做的。尤其是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
贾琏借口有公事,找到了鸿胪寺,法兰西使团正在收拾行李,准备返回。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贾琏发现一个事情,那就是承辉帝对于欧洲的情况并不是一无所知。实际上承辉帝一直在积极的了解外面的世界,也知道这個时代的欧洲列强在干啥。也许这才是承辉帝同意改善水师现状的内生动力吧。
不然呢?守在家门口等着欧洲人来送钱,它不香么?
这个时期的欧洲人看塞力斯人是带着美颜滤镜的,欧洲那些大家们,言必称塞力斯如何。将东方的大国想象成一个梦中情国。真实历史上,英国使团来访时,将所有对欧洲人保密的好东西都带来了,就像一头舔狗,想要证明自己也是个文明国家,配得上“我大清”。
就这么一下,英国人看清楚了大清的底裤颜色。
必须客观公正的说一句,清朝统治者防汉为先的国策,对文化思想科技等等进行全面扼杀,对内移愚民政策残忍镇压的统治,是近代一个多世纪中华民族苦难岁月的元凶。那一部雍正大剧,也不知道出于何种因素,各种洗白美化,与真实历史也大相径庭。
雍正的所谓改革,也不是那么彻底,不过是从王安石那里学了点零碎,这个问题要展开说,几天几夜说不完,就不赘述了。
说到洗白美化,我觉得还是因为国际大环境和道统的因素。嗯,那段时期比较特殊,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发生了很多事情。
雍正到底是个啥人呢,我倒是觉得,早起的武侠小说里的一些粘杆处特务的描述,那种昨夜大臣打叶子牌掉一张牌的记载,更接近真相。如果看过二月河小说的读者,也知道电视剧其实改的很厉害,一些伦常的情节也删掉了。
贾琏必须庆幸这个时空是大周,尽管官方还是用了理学和八股,但也不完全排斥其他,没有搞出文字狱。某种程度上来讲,皇帝都差不多,朱元璋就改了《孟子》,搞删减版。
这个大家知道一下就行了,总之要明白一个道理,皇帝政策,一定是出于稳固统治的目的。越是开国皇帝,越是如此。后来的皇帝,往往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推出的政策结果往往与初衷背道而驰,这就是所谓的不接地气了。
这个时候再看太上皇当政期间的一些举措,是不接地气么?
真不是,其实他很清楚实际情况,但为了坐稳皇位,他选择了最容易见效最快的办法,就是以利益收买食利J级,至于隐患和长期的后果,哪里顾得上呢?先顾眼前再说。
国家的长远利益,往往都被滞后的根源,就在与家天下的皇帝,优先考虑的一定是位子。
从这点看,承辉帝算是一个不错的明君了。
李亨最近无所事事,甚至有点焦虑的等待皇帝对于他那份奏折的判决。
也许是因为太上皇出幺蛾子,最近承辉帝也顾不上这个事情,搞的李亨只能焦虑等待。
得知贾琏来访,李亨自然坐不住了,丢下一干鸿胪寺的官员,兴冲冲的出来迎接。
看着冲在前面,以及后面跟着的一群鸿胪寺官员,贾琏表情沉重的当面责备:“殿下乃亲王,人前怎可折节?致臣失礼?”
李亨听了立刻冷静,当即站立拱手:“孤心有不解之事,问策贾大人,故而急了!”
看着跟上的官员们,贾琏飞快的对李亨眨眼,然后才依着礼数见过,一起入内。
因为有临时差遣的缘故,贾琏来鸿胪寺也是光明正大的。鸿胪寺官员也看出来李亨的无聊,没觉得这亲王多么的礼贤下士,无非就是指望贾琏将他救出这不能不来的无聊之地。
官员们也巴不得贾琏来到,这样就有人陪着李亨,别干扰大家正常工作。
亲王观政这个政策呢,各部门应对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了解流程即可,具体的操作,亲王也好,郡王也罢,知道运作流程就行。这么说吧,垂拱而治才是文官们心目中的圣天子。
现实情况正好相反的,越往后,越集权。清朝是皇帝集权的巅峰。
大周也差不多,制度上决定了皇帝的权利是无限的。具体到执行,当然做不到。
根据每个皇帝的个人情况,展现出来的风格又不尽相同。
李亨在鸿胪寺看似坐镇,本质上就是垂拱而治,屁事都干不了。
每天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一堆公文等着他看。李亨哪有耐心看这些,看了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