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第三十二章 齐世子案的真相(下)……
赵谧曾是广德王先王妃临死前为儿子订下的娃娃亲。 但因着齐锦泽小小年纪就被清河四怪收为徒弟带走教导, 直至成年后才归来。使得这对未婚夫妻彼此之间并不熟悉,甚至和陌生人差不多。 赵家是广德府的大族,其在广德府的势力地位仅次于广德府知府和广德王明面上。论头衔职位, 赵家是比不上广德王府;但论实权和家业, 式微的广德王府就捉襟见肘了。 由此可见, 先王妃为了儿子也是殚精竭虑,费尽了心思。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齐锦泽离家多年,不但与父亲感情不深, 连娃娃亲未婚妻也未曾见过一面, 更不用说自小培养感情了。 于是, 广德王继王妃刘氏和儿子齐锦暄就趁机捡了漏。 齐锦暄长的不错, 又能说会道。他喜欢玩,时常招朋引伴的外出游玩。当然, 他的朋友中少了谁, 也少不了赵家子弟。 再当然, 家中的哥哥弟弟出去玩了,就免不了带上家中的姐姐妹妹。 然后,在一个刻意,一个无心但好骗的情况下, 齐锦暄和赵谧看对了眼。 接下来的事情不用说就能猜到。 女儿又哭又闹、寻死卖活的想要悔婚另嫁。赵家心疼闺女, 再加上齐锦泽迟迟不归,齐锦暄在刘氏的“宣传”下, 是广德府有名的“金龟婿”。 一个品貌才华未知,一个少时就已成名, 赵家会选择谁不言而喻。 可赵谧毕竟是齐锦暄哥哥的未婚妻。 这趁着哥哥不在,未来嫂子和小叔子勾搭上了,这种事怎么看也不是件值得歌颂“真爱”的好事儿。 于是, 两家又掩耳盗铃的施展“大记忆转换术”,企图用“当初先王妃十分喜欢赵谧,但并没有当场给儿子定亲,只说她合该是齐家的媳妇。谁知,这句话传来传去竟变成赵谧是先王妃给亲儿子定的娃娃亲”这种说辞来洗白齐锦暄和赵谧的“真爱”行为。 但,公道自在人心。 齐锦暄和赵谧成亲后,整个广德府就再也听不到夸奖齐锦暄宅心仁厚、入孝出悌等话语了。 再说小夫妻俩。 刚成亲的头一年,两人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不光齐锦暄对赵谧不错,就连刘氏看在赵家的份上,对这个“抢来”的媳妇儿也十分疼爱。 此时的赵谧觉得自己过的很幸福,她背负骂名也要嫁给齐锦暄的做法没有选择错。 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才短短的一年,赵谧就敏锐的发现有些事情变了。 先是夫妻俩整日待在一起,齐锦暄定性不足,时间一长就有些腻了。他想外出游玩,可女人成亲后就不能像做姑娘时那么轻松自在。赵谧不好陪着一起出去,就不想让丈夫自己出去。 她很清楚凭丈夫的外表和身份,还是颇受女人欢迎的。 赵谧是赵家的娇女,被娇养着长大,可齐锦暄也不是放养大的,都嫁人了还能惯着赵谧使性子。 这时,赵谧才发现齐锦暄是个十分自我的人。 还有婆母刘氏。刚成亲半年,她未有孕,刘氏就开始絮絮叨叨,总在她面前说谁家的媳妇儿贤惠,刚成亲就主动给丈夫纳妾,然后就有了一妻一妾同时怀孕生子,让丈夫一举儿女双全的美谈。 要么说谁家的媳妇儿善妒不孝,成亲十几年都生不出孩子,可她既没有识趣的离开,也不让丈夫纳妾,使得丈夫因为无后整日抬不起头。 起初,赵谧受不了刘氏的阴阳怪气,仗着娘家腰杆硬,狠狠的怼了回去。 这一下算是惹毛了刘氏,她再也不装宽厚慈祥的婆母了。 其实,刘氏同意儿子迎娶赵谧,一是看中她的娘家;二是想借此打击齐锦泽。自家儿子凭本事抢了那个女人千挑万选的媳妇儿,若那女人泉下有知岂不是要再气死一回儿。 还有齐锦泽,她儿子能抢走他未婚妻,也就能夺走他的世子之位。 没有这几条因素,刘氏根本瞧不上赵谧。 一个在有婚约的情况下还能跟别的男人好上的女人,就不是个正经的人儿,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故技重施,她可不想自己的儿子落得齐锦泽一样的下场。 为防赵谧以后给儿子带绿帽子,刘氏变脸后,没少以此警告赵谧。同时,她还不忘吩咐儿子多加小心,要看好了妻子。 起初,对刘氏的这种想法,齐锦暄并没有放在心上。可刘氏说的多了,耳根子软的他就对妻子心生疑窦。每次,赵谧出门,哪怕有正当理由,身边还带着下人,他也觉得头顶绿油油的。 若说面对这样的丈夫和婆母,清高自傲的赵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