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得莫利炖鱼
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如火如荼,映照在湖面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湖边自然少不了欣赏夕阳的人,自然也少不了湖边垂钓者。
湖边众多垂钓者中有一个穿着蓝色衣衫的少年坐在湖边,正在垂钓。少年看起来十六七岁,容色俊雅,眉目如画,手中拿着鱼竿,眼中却无其他垂钓者的专注,反而一直看着天空中的晚霞,似乎出了神。
晚霞变幻万千,美轮美奂,诗人曾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确是如此。突然,少年感觉到鱼竿一震,急忙收竿,只见一条金黄色的鱼跃出水面,阳光下闪闪发光。
少年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但很快就被严肃的表情取代。他看着手中的鱼,若有所思。这条鱼,他突然感觉到,仿佛就是自己的写照。
他渴望自由,渴望追逐那片晚霞,但又被生活的责任牵绊,被鱼竿牵引,无法摆脱。
“生活,就像这垂钓。”他自言自语道,“有时你明明感觉到希望就在前方,却又被现实的鱼线拉回。”
突然,一只白色的水鸟飞过湖面,落在了他的鱼竿上。少年愣了一下,然后轻轻笑了笑。他看着水鸟,然后看了看手中的鱼,仿佛明白了什么。
“原来,我们都一样。”他低声说道,然后轻轻把鱼放回了湖中。鱼儿一入水,就迅速游走了,仿佛重获自由一般。
少年看着水鸟飞远,然后收起鱼竿,站起身来。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仿佛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或许,我该去追寻那片晚霞了。”他低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转身离开湖边,向远方走去。夕阳已经落下,但天边的晚霞依然美丽,仿佛在为他指明前行的方向。
少年名叫杨逸,他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便饱读诗书,对于诗词歌赋有着极高的天赋。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渴望能够走出家门,去感受更广阔的世界。
杨逸常常坐在湖边,看着夕阳西下,思考着自己的未来。他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希望能够像水鸟一样自由翱翔。但是,他却又被家族的责任所牵绊,无法真正地放飞自我。
杨逸走到私人小厨,推门而入,将钓到的几条鱼,送到厨房,“闻嬢嬢,麻烦您了。您看着做吧,爷爷和我又来麻烦您了。”
我接过水桶看了看,里面有黑鱼、青鱼、还有鲫鱼,“好!你去陪你爷爷吧……” 杨逸点头答应,转身走出了厨房。他来到花园里,看到爷爷正伏案作画。用笔娴熟,挥酒自如,浓淡相宜,章法有序,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站在了爷爷的身边。
“爷爷,您知道吗?我刚才钓到了一条金黄色的鱼,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那片晚霞一样美丽。和您画的鱼很像……”杨逸轻声说道。
杨逸爷爷画完最后一笔,就放下了画笔,转头看向杨逸,“哦?那鱼真漂亮?”
“嗯!”杨逸用力地点了点头,“我把它放回到湖里了,而且,我明白了,生活就像垂钓,常被现实牵绊,但我们也应该像那只水鸟,勇敢地追求自由。”
爷爷笑着点了点头,“对!人生贵在追求,只有追求,才能体悟到生命的真谛。”不谈花园里的爷孙俩,我正忙着做菜。黑鱼刺少,又是蒜瓣肉,鲁菜的糟溜鱼片最适合。鲫鱼个头不小,就做得莫利炖鱼,得莫利炖鱼是东北特色菜。
它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得莫利,满语是“渡口”的意思。是黑龙江省方正县伊汉通乡的得莫利村。由于这个村北靠松花江,这里的村民主要靠打鱼来维持生计,得莫利炖鱼是村里的特色菜肴。
处理好的鲫鱼打上一字花刀,泉水老豆腐切大片,将鲫鱼两面煎黄。坐锅放上花生油,一勺猪油,一两个八角煸香,放入葱姜,干辣椒,东北大酱,放入鲫鱼,烹酱油,少许米醋,适量盐糖调味,倒入一罐啤酒,下老豆腐,放入东北特有野生的把蒿秆去腥增香,20分钟后取出把蒿秆,放入白菜,粉条,继续焖炖五六分钟后关火出锅。
青鱼去内脏洗净切段,放入盘中,撒上盐、剁椒、姜片、葱段等调料,放入蒸锅中大火蒸15分钟左右,出锅后淋上热油和香油。这样做出来的青鱼肉质嫩滑,味道清香,不油腻。
“好了,你们祖孙俩聊得怎么样了?”我将做好的菜端上了桌子,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杨逸爷爷笑着说道:“我们正在聊追求和自由的话题呢。”
“哈哈,这可是个好话题。”我笑着说道,“追求和自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只有勇敢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杨逸看到一桌子的美味佳肴, 眼睛都亮了起来,“闻嬢嬢, 您做的菜真是太好吃了, 我都要流口水了。”
我笑着说道:“你个小馋鬼, 快来吃吧。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杨逸坐下后, 拿起筷子等他爷爷夹了第一筷子菜后,就开始品尝起来, 一边吃一边赞叹道:“太好吃了!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鱼肉, 没有之一。”
杨逸的爷爷笑着说道:“看来你真的很喜欢这些菜啊。”
“当然喜欢!”杨逸说道,“闻嬢嬢的手艺真是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