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狂奔
时间在风霜中大踏步前进!
冬至已远,这是1996年的小寒。
此时的中国大地是峻冷凛冽的,南北疆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然而,经济热浪却早已经刺破了政策的冰层,在一年比一年更加美好的梦想照进现实中,社会的方方面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GDP继续保持着近10%的强劲增长势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4377元,实际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则为纯收入1926元,实际增长9%,旧历春节即将到来,对于亿万普通大众来说,这大概是个丰满肥硕的年了。
在1996这个年份,对后世的中国经济体制影响深远的商业地产和房地产行业,也迎来了野蛮生长的狂飙年代,炒房大军席卷沿海地区,全国新建城乡住房达到11亿平方米,地产市场的繁荣很快便传递到上下游产业端,消费品供应丰富,物价也日渐抬高,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12.5%的实际增长速度叫一群老外研究员瞠目结舌,大量洋品牌疯狂涌入这片掘金热土,洋轿车遍地跑,五十铃横冲直撞,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早已经风靡全国,从前清一色“蓝黑白”的国人大量穿上了牛仔裤、西装套裙、羊绒衫,洋字号的领带和皮鞋闪耀各大百货市场。
一切都与世界潮流接轨!中国俨然在跑步前进,因为最根本的因由是肇始于八十年代的社会结构已经在寂静无声中迎来了巨变!
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群体性分化行动,它宛如一幅快进的清明上河图,忽然之间就完成了阶级化,那些抱着旧时代的老人深感不适甚至幻灭感,以至于备觉世风日下,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只有身份不同,没有财富积累”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
不管怎样,中国用极短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世界300年的路程,这个过程是压缩的、仓促的、冲突的、迷人的。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一成就,或许是因为中华民族亿万劳苦大众所具备的勤劳致富的品质,以至于美国专栏作家保罗·穆尼赞叹道,他所认识的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学生、农夫、职员、CEO、学者、科学家,都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强烈的进取心!
在1996这一年里,除了勤劳的中国人民值得歌颂,除了这些宏大叙事叫人骄傲,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应该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迎来了突飞猛进式的大跨越,一系列针对贫困农村地区的国家级重点工程正浩浩荡荡地推进着。
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失学女童的“春蕾计划”、提高贫困儿童医疗条件的“博爱工程”……在这一系列脱贫工程的推动下,中国贫困人口以平均每年1000万的速度锐减!到了1996年开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从1978年的2.5亿减少至5800万。
十八年来,我们脱贫人口近2亿!
我们仰望天空。
我们脚踏实地。
在很多的时候,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平凡人总是能够在平凡的生活当中,创造了许多不平凡的事,万里长城,秦皇古陵,南水北调,三峡大坝……然而,在如今这个上行的社会结构中,对于平凡人而言,最大的不平凡就是铆足了劲儿向上奔,把平凡的日子过得足够丰美,亦如1991年路遥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着《平凡的世界》中所说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张云起奋斗了一整年。
这个元旦,他想好好歇会儿。
回到江川后,张云起见了不少朋友。好些高中同学在江川师专念书,比如刘子城,肖倩梅,不过大半年不见了,他们好像还和以前一样逗比,也有一些辍学打工的,见了他免不了求他安排工作,这不是什么大事,他会答应。
元旦过后的第二天,张云起抽空陪初见去了一趟母校江川市一中。
两人坐的是公交车,或许是初见想体验一下高中时的感觉。
这时学校已经放假,银装素裹的校园里格外冷清,但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条路,每一栋楼,都能够勾起那些高中记忆。
两人提着水果先是去了师母林韵莹那里坐了会儿,老师王明榛故去已经有半年之久,女儿早已嫁人,师母一人独居,但她并不显得孤寂,张云起出钱装修的三居室被打扫的一尘不染,墙壁书架上堆满了老师王明榛的书。
从师母家出来后,两人在那块“励学力行”校训驻足了会儿,随后去了陪伴他们三年的教室逛了一圈,只是门锁着的,进不去,站在窗外,教室里的一股陈旧气息扑面而来。
课桌上是堆积如山的课程题集,阳光透过香樟树叶撒在上面,光点斑驳,张云起盯着自己的那张课桌有些出神,旁边墙壁上挂着一副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在名言的下面,还有一排王小凯写的歪歪斜斜的字:“为泡尽天下美女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