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缺钱
给皇帝如此添堵,皇帝会继续留着你秦桧么?
而且,哪怕是赵构亲自加封秦桧,可秦桧失势的苗头已经出现了。要知道,身为主和派的首领,秦桧自从归来之后,其余主和派党羽竟然没有前往拜府!很显然,其他人也意识到了秦桧的结局,并不想被秦桧所殃及。甚至于,暗中埋怨秦桧的也不在少数,大家现在过的够苦了,你还跟皇帝对着干,你想死别拉上兄弟们啊。
国书的事情讲述完毕之后,钱谷出班,“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绍兴十三年,鄂州水害,去岁福建路及两浙诸州府水害,影响颇多,朝廷花费甚糜。”
“而且,陛下仁心,体恤百姓,前日告知臣下要减免受灾之地赋税。”
“另,这几年各地用兵不断,军饷颇重。”
“如今国库只余银不足六百万,可距离收缴夏税还有半年之期,因此,臣请奏各地增收板帐钱。”
大宋的税赋高么?不高却也高。
如果按照正常的税赋征收,大宋只有夏秋两税,虽然不算低可百姓承受起来也没什么压力,毕竟相对来说,大宋的百姓比其他朝代还是略微富裕一些。可说高,是因为除了正常的税收之外,大宋各种杂税不少。
比如加耗,就是朝廷收税的时候,不同级别的米粮、折银之类,会增加税赋。所以,使得实收的税赋比朝廷规定的税赋多了许多,有的地方严重到会多出两三倍。
再比如牛皮税、义仓税、印契税等等,板帐钱和月桩钱也是类似的一种。
简单来说,这两种税都是以支付军饷的名义征收,建炎年间,因为金人的逼迫,朝廷基本上就没安稳过,一直在用兵,再加上当时动荡,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力薄弱,使得朝廷的收入年年赤字,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商议征收这两种税。
自前几年赵构换了之后,大部分的杂税被禁止了,这两种税也没有征收。
减免了这些杂税后,对朝廷的税赋有影响,但是影响并不算太大。首先来说,之前这些税赋虽然收的不少,可真正上报朝廷的并不多,基本上都是被各地官吏抽取,到最后收归国库的能够有十之二三都算是这些人手下留情。
其二,这各种杂税并非是全国性质,而是在不同的州府施行。
所以除了几个必要的‘附加税’之外,大量减免杂税,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地方官吏。
这两年钱谷这个三司使当得有点儿艰难,朝廷没钱,他说话腰板儿都不硬,好歹这几年赵构没怎么折腾,哪怕是喜好玩个斗鸡、照顾几个女子之类的,那才几个钱?再说这些钱大多都是皇城司贡献出来的。
可现在他实在有点儿难坚持了,眼瞅这半年还有几处用钱的地方,根本不凑手,所以他这才提出此事。
赵构想了想,“此事朕斟酌一二,而后再定。”
对于收税的事情,赵构一直极为谨慎,虽然有些事情他不懂,可是有一个基本的道理却明白,那就是朝廷可以视百姓为牛羊、草芥,可是你不能一下子将羊毛薅干净,也不能一下子断了根。
不断加税这种事儿是会上瘾的,毕竟这种钱来的轻松,可却会形成恶性循环!
等到百姓承受不住甚至要饿死的时候,就会发生官逼民反、甚至改朝换代!
朝廷可以对百姓一茬茬割草,但是至少得留有让他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并且让他有活下去的本钱,否则便是自取祸患。
想当年,亚父治理蜀地,对加税就尤为慎重,按照亚父的方式,就是需要增加牛羊的数量,而不是认准了一只羊薅个干净。
钱谷闻言,也不多说,便是直接退下。
“臣军器监监正陈康伯,参见陛下!”
作为出使的功臣之一,今儿个陈康伯也参加了朝会。
“陛下,臣奉命出使北地,听闻金主去岁下诏,修撰《辽史》!”
“臣也曾告知秦相,想要让金人禁止,不过秦相言说为两国交好,避免和谈出现意外,不可上奏。”
“历代修撰一国之史,当是正统皇朝。我大宋上承隋唐,乃是中原正统,金人此举将我大宋至于何处?因此,臣以为,朝廷应当斥责金人此不当行为,并且由我大宋设史馆修撰辽史。”
赵构闻言,倒是点了点头,这点儿他还是懂得。
实际上,一般都是后代皇朝修撰前朝史书,从这个角度来说,女真灭了辽国建立金国,修撰辽史也是正常,不过宋、辽、金之间关系复杂,大宋想要争一争也不为过。毕竟,这也是事关正统之争的大事儿。
想了想赵构便是说到,“不错,契丹人虽然也是蛮夷,可是也易服易俗,女真人灭了契丹人,却也不代表女真人便是正统。”
“中原王朝代代更迭,文化绵延,这修史的事儿还是得咱们大宋来做,若是让那些女真蛮子做了,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且,哪怕我大宋不修,也轮不到金人不是,现在契丹人可是还没死光呢。”
“陛下,臣有事禀奏!”许贵出班开口。
“臣正要告知陛下,党项人使团年节前便已经抵达临安,只不过一直不得陛下宣见,他们除了恭贺陛下年节之外,还有一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