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产品心脏
“何伟?”当看到来人后,许强顿时愣了一下。
“许强,上班时不能喝酒,你难道不知道?”何伟一副质问的口气对许强说道。
“我说咱们都是同学,你管的也太宽了吧?”
对于何伟,虽然两人都是职工夜校的同班同学,但一直都没什么交往。
平日里除了王勇胜一伙人,许强和班里的同学基本不说话,除此之外,也就和刘思颖说过几句话,其他时候,他都是下课走人,绝不多停留一分钟。
“同学归同学,工作归工作,这可是资料科,咱们厂最保密室的地方。”何伟皱着眉头,接着说道:“所以我要批评你两句了,作为一个军工企业的职工,一定要严格的遵守厂里的规章制度,你上班喝酒还来资料科查资料,这本身就是对咱们厂规章的漠视……”
“你跟我在这儿扯啥犊子呢?”何伟说的许强一头雾水,但看到他身后一起过来的人后,顿时恍然。
原来此时何伟的身后,刘思颖和技术科的几个女职工一起走了过来,手里都拿着尺子铅笔之类的绘图工具,显然是要到自资料库画图的。
今天的刘思颖依旧是一身碎花连衣裙白凉鞋,一头清爽的马尾,精致而白皙的脸庞让人不禁眼前一亮,一米七的修长身材站在几個女工中间,多少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
何伟这小子明显是想在这几个女工面前给许强摆摆架子,毕竟技术科的人或多或少都带着几分傲气和优越感,尤其是面对许强这种一线的临时工。
“许强,你也过来了。”刘思颖看到许强后,微笑着招呼了一声,随即对何伟说道:“你们两个说什么呢,怎么不进去?”
“你闻闻这酒味,都是许强身上的!”何伟一副严肃的样子,只听他说道:“咱们科里都是遵章守纪有素质的人,可总有外边的人坏规矩,这要是满屋子酒味,咱们还能专心高技术么……”
“我说你脑子是不是有病?”许强有些不耐的说道。
其实许强并不想和这何伟一般见识,毕竟林子大什么鸟都有。
“许强他们车间工作很辛苦的,喝点酒也是为了解乏,大家都相互理解一下。”刘思颖见状立刻插了一句,只见她转头对黄海涛说道:“黄主任,那我们就先进去了。”
刘思颖说话间,对许强使了个眼色。
许强见状,也跟众人走了进去。
“谢了啊。”拿到资料进入阅览室,许强对刘思颖道了声谢。
“一个班的同学还客气啥。”刘思颖微笑着回道。
“我今天主要是王勇胜他们找我……”
“你不用解释,我不是你的领导。”此时的刘思颖已经开始拿起资料看了起来,头也不抬的说道。
“那好吧。”许强见状,拿着手中的资料,坐到了他后面的位置。
许强这次拿到的是工厂的产品目录,这东西不涉及保密,对外也是公开的,但对于许强了解工厂的情况非法有帮助,由此也能掌握厂里的技术情况。
胜利机械厂作为一家江西最大的三线企业,主要产品包括69式火箭筒,已经各种高射炮和榴弹炮的炮弹引信,这其中,电子引信可以说是胜利机械厂的拳头产品,从这种产品放在首页介绍,就能看出其重要性。
早年刚建厂的时候,上海无线电厂作为建厂的主包,最早开发出了85加农榴弹引信和59高炮的近炸引信,当时这种近炸引信采用的还是电子管技术,所以这两种炮弹引信稳定性不高,而且控制精度差,可即便如此,凭借这种产品,胜利机械厂迎来了建厂后的第一个辉煌期,工厂规模逐渐扩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和技术人才也是越来越多,厂子最终成为了江西最大的三线企业。
到了1969年的时候,胜利机械厂开始集中本厂的技术人才,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开发出了第二代炮弹引信,这次引信采用的是红外技术,在当时的国内,还算是比较先进的,不过这种引信虽然相比上一代精度高了一些,但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就包括电池质量差,不能长期存储的问题。
而到了去年的时候,刚从技校毕业不久的刘思颖,就为厂里立了大功,她用了半年的时间,收集查阅了很多国外和内部的资料,成功研发出了新一代晶体管无线电近炸引信,凭借这项军工专利,刘思颖和她所在的技术科受到了省军工办以及五机部的表彰,她本人也最终成为了技术科最年轻的组长。
其实对于这个厂子的历史,许强还是充满敬意的,因为从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偏远山沟,变成如今全省最大的三线军工厂,这其中需要很多人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一般人很难想象当初这些开拓者放弃了曾经的安逸,经历了多少的艰难险阻,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随着许强翻阅产品目录,最终发现了一个问题。
如果引信的电子部分是产品的头脑,那电池部分就是引信产品的心脏。
从目录的解说中了解到,工厂早年的炮弹引信使用的锌锰电池,也是最老式的那种一次性干电池,这种电池储能低,时间一长,存储电力的损耗非常大,以至于早期炮弹引信库存时间长了后,存在失灵的问题。
而直到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