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到石见银山
毛利元秀走时,带走了这两个百户。这两个百户主要是象征性地参与城中秩序的维持,显示大明的存在。
当然,这段时间毛利军尽量留在军营等待安排任务。
签订了书面协议后,12个百户在前,三千重庆军在后,张凡仲带人穿城而过。
在南门外,毛利秀元带一众家老大将跟张凡仲告别。
“伯爷,一路保重。”毛利秀元改了口,认为这样称呼更为亲近一些。
“嗯,毛利桑再会。”
看了一眼他身边的王百户等人,张凡仲带人回到了行列中。
在距离长府城十来里的地方,十二个百户找了个地方扎营,这是张凡仲事先跟毛利秀元说好了的,所有的蔬菜、草料等后勤由他负责。
毛利秀元岂不知道这是张凡仲在保护自己的后路,答应得很快。
再说何敬这一路,走了小仓藩与福冈藩交界,各种战斗就比较多。这些城里的驻军本就是为了相互战斗做准备的,不光是部队数量多,连武器配置都比较好。
不过面对配备有75加农炮、自动步枪和掷弹筒的大明军队,这些城池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被攻陷的时间长短。很快,大量的俘虏成为了伐倭军的包袱。
张凡仲还没赶到目的地便接到了何敬的电报。
“派这些俘虏先送到赤间关或者若松城,等回大明时送回大明,矿山跟修建道路都需要劳动力。倭国不需要这么多的闲散人员,对于刚接手的城市稳定是极大的隐患。”
张凡仲对方以智道。
方以智知道老师一是安排,二是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向何敬跟赤间关方面转述了张凡仲的命令后,方以智把这些话都记在了笔记本上。有空的时间他还要拿出来看,去理解老师这样做的道理。
有了这些俘虏作为劳力,大明的道路基础建设会更快。
周皇后记得张凡仲的交待,拍立得的底片会过期(?)。这段时间不仅自己到处拍摄,还把袁、田等贵妃带着一道玩摄影。
崇祯也乐见,后宫皇后、妃子一团和气最好,不用自己来平衡关系。
朝堂上的政治生态环境也是越来越好。
因为推广高产作物种植的缘故,上林苑监这一次从上到下都受到了嘉奖,左右监正及以下要么提升了品秩,要么得到了高额的现金奖励。
那现金奖励被称为“绩效奖励”,据说是皇帝陛下专门在内帑中提取出来的一项奖励措施。这让许多人羡慕,因为据说陛下的内帑相当的多。
东厂,这个让人又怕又恨的的机构,肃贪反腐的效率让都察院大丢脸面。监察御史们都在努力寻找大臣们违法乱纪的线索好完成任务定额。
没有了党争推动,监察御史们都不再“风闻奏事”弹劾大臣,一来陛下对没有依据的奏折根本不理睬,二来朝堂上的人都瞧不起这种监察御史。
御史们实在没有办法便走街串巷,将目光投向了州、县衙门,这让基层官僚大喊吃不消。
为了不给监察御史们凑数,府治周边的州、县都开始规范衙役的行为。相信不久后,这些监察御史的目光只能转向更偏远的州、县。
常平仓、盐政、烟政、矿监、航道管理等这些部门现在更是监察御史和东厂的重点盯防目标,近期被弹劾和惩处的就以这些部门最多。
当然,魏忠贤那里有份名单,其中有许多人就是因为被重点照顾而被发现贪腐渎职的行为。
国子监因为开设新科目闹了一下,知道朝廷在进士科外单独新开理科、算科并增加录取人数后,国子监的学子们也消停下来。
倒是有不少认为自己进士科无望的学生把目光转向了新开科目,认为是个新的出路。都是考上了当官总比一年年考不上到老强些吧。
就连市场也比以前热闹了许多,有太多新商品。譬如卫生纸,卫生巾等,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就这样,大明的风气慢慢发生了变化,根子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
“主公,开来伯带人急匆匆北上,是不是去往了佐摩银山?”福原元俊问道。
“那还用说,虽然石见国的银矿不少,但没有哪一座银矿能有佐摩银山的出产多。
德川家也挖了这么些年该换个主人了。”毛利元秀道。
张凡仲带着三千人终于来到了佐摩村附近。
石见银山的位置在现代的地图上不是秘密,那里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
张凡仲再三确认了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这一片的山林之中就藏着银矿的入口跟冶炼的场所。
等三千人中的千户、百户都来齐了,张凡仲开始布置这一次战斗。
战斗目的很简单,包围住矿山,抓捕冶炼银矿的工匠。占领银矿倒是其次,在那里总跑不掉。
随后张凡仲便在一旁听何易作战前的详细安排。
这支队伍从没打过仗,属于守家的部队。奈何出发倭国前,出征东南亚的部队都没能赶回来。唯一多见过几次战阵的何伟都带兵走了,张凡仲也只得让何易来指挥这一次的“狩银之战。”
何易的战斗部署很简单,就是先包围然后收缩。只不过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