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关灯上炕
宋楠婷眼神不善,陆见安很敏锐,第一时间就接收到了这眼神。
他心里咯噔一声,却根本不知道自己这是为上辈子的自己背了黑锅。
宋楠婷笑了笑,“我还真不知道他会做饭呢。”
一句话,让陆见安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不等他解释,华映月也目露惊讶,随即揶揄道,“他这瞒的倒是好,我估计是想给你个惊喜呢。”
宋楠婷笑眯眯的看了眼陆见安,“陆团长真是博学多才,没有您不会的。”
这语气让陆见安无奈,“以后有空就给你做。”
这还差不多。
宋楠婷总算嘴角挂了笑意。
吃完饭,华映月抢着去洗了碗,回来就见宋楠婷夫妻跟陆城柏在那儿说话。
陆城柏在那说早些年打仗的事儿,这些老人就喜欢讲那时候的故事,难得的是宋楠婷感兴趣,陆城柏总算找到了知己,说的是唾沫横飞,慷慨激昂。
人一激动了就很容易忽略很多问题。
比如说他大孙子给他不止使了一个眼色,他愣是没接收到。
宋楠婷倒是看见了,但她就故意坐在那儿不走,跟陆老爷子说的还挺高兴的。
半晌还是华映月过来,道,“您老也别老坐炕头上,去院子里溜达溜达消消食早点休息。”
瞥了眼大儿子,眉宇间都有些着急了。
好歹是新婚,还没洞房呢,老母亲懂。
撵着几人一起到院子里溜达。
陆城柏感慨道,“还是东北好啊,地多人少,分的院子比咱首都的院子都大。就咱们那院子想种棵白菜都没地儿种。”
但实际上那院子不小,只是被华映月种了花。
华映月不接他这一茬,反而对宋楠婷道,“这边墙根下要不要种一些蔷薇花?”
宋楠婷想到春日里蔷薇花的灿烂,倒是感兴趣,“可我这儿没这东西。”
华映月一想也是,早知道来的时候就剪一些过来扦插了。
宋楠婷又道,“我打算今年种南瓜冬瓜和丝瓜,南瓜和冬瓜保存好了吃一个冬天都行,丝瓜瓤老了的还能刷碗,也实用。”
这么一听华映月又来了兴趣,“我听宋大娘说他们家里都有地窖,你这边有吗?”
这事儿宋楠婷还真不知道。
陆见安点头,“有,就在西厢房外头墙根那儿,不过很久没用过了,等我有时间修整一下。”
宋楠婷松了口气,有地窖就好,在东北冬天温度实在太低,一些蔬菜根本没法保存,地窖的存在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了。挖的深一些,里头冬暖夏凉,储存水果和蔬菜什么的最方便了。就是不知道他们家这个有多大。
要不是天太晚了,她真想现在就下去看看里头的情形。
陆见安似乎看穿了她的想法,说,“结婚我有五天假,明后天收拾一下给你看看。”
宋楠婷忙不迭的点头,高兴道,“好啊。”
其他几人也是兴致勃勃,没见过的总是稀罕。
首都的冬天虽然也冷,但陆城柏父子的级别都不低,寻常吃的蔬菜和肉类大部分都是部队专门的农场供应的。首都的郊区农场,里头甚至还盖了一些温室大棚,鸡鸭鱼肉这些东西也都有养殖,所以他们哪怕冬天也不愁吃喝。是无法想象东北生活的情形的。
但只听宋楠婷讲解,华映月就有些心酸,“在这还是太辛苦了……”
随着她的话,陆见安的面色逐渐变冷,华映月不敢再说。
前几年陆见安回首都探亲时,陆明浩便提议过让他回首都任职,因为这事儿父子俩还大吵一架,陆见安连年都没在家过就回了东北。
如今她再说东北不好,恐怕会惹怒他。
华映月心里不是滋味,她真的只是心疼儿子。
陆见安道,“天晚了,爷爷,您早点休息。”
说完,他握着宋楠婷的手准备回屋去了。
陆城柏却喊住他,“今年过年回首都过吧。”
半晌陆见安看了眼宋楠婷,说,“再说吧。”
待两人去洗漱,陆城柏才看向华映月,叹了口气说,“这也不是你的错,他们父子的关系也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有小宋在,我相信会慢慢变好的。”
闻言华映月眼中含了泪,哽咽应了声,“哎。”
当年陆见安离家前一家三口就大吵一架,那时候陆城柏虽然不赞同却也没阻拦,但陆明浩却阻拦的极为激烈。
之所以不赞同陆见安参军,还不是因为上一辈人参军结果惨烈。
陆城柏夫妻生了三儿一女四个孩子,可到头来只活了陆明浩一个,大儿子十七岁时连婚都没结就牺牲了。二儿子倒是结婚了也有孩子了,可夫妻俩都没了,那孩子如今在外祖家生活,跟家里也不怎么亲。还有个小女儿,孩子生下来才一岁多就跟着丈夫去了战场,再也没回来。
所以当年陆明浩是极力反对儿子参军的。
奈何陆见安从小生活环境如此,可以说是听着父辈和祖辈战争的故事长大的,如何肯老老实实在首都当个军三代,不惜与父亲闹翻,也坚持出门参了军。
那时候陆见安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