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8
次不知道是因为带队干部的原因,下乡的知青比前两年多了三分之一左右。
丰水公社迎来了二十名新知青,这次九大队这边也分配到一名叫做严国胜的知青。
是个十九岁的小伙子,和龚振江、张志为一样,都是锦城的。
有了他的加入,知青宿舍一下就有了七个知青,虽然还住得下,但有些稍显拥挤。
为此九大队这边也考虑再建新宿舍的事,不过目前还没确定下来。
新修宿舍这件事还没定下来,春季招工的事又有了消息。
而这一次有了刘洪安和石丽华他们这些带队干部的协助,这次招工的事朱静等符合条件的知青,倒是没之前那么忙乱。
不过这次的名额不多,四月初结果出来的时候,九大队这边的几个知青没有一人被选上。
落选的朱静,从最开始的招工到现在已经参加了不少次,其心态都有些崩了。
最后还是石丽华这边给其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才让她把心态调整过来。
况叶对此事,稍微关注了一番,也感受到了带队干部带来的改变。
这段时间,其实不只是九大队,其他生产大队的知青,也因为带队干部的到来受益不少。
就比如,有些作风不是那么好的生产大队,在此的知青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经由带队干部的努力和调解,让其生活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刘洪安等带队干部,也会不时的前往各个生产大队随访,甚至有时候还会在大队上停留几天。
这样一来,也算是一种震慑。
当然带队干部的到来,不仅仅是知青受益,生产大队这边也有不小的好处。
知青中也有一些不安分的成员,带队干部也担任着教导的职责。
能够被选上的成为带队干部的,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且大多数是党员,像刘洪安他们这个年纪的不少。
他们做事有手段,面对这些思想上有问题的知青,自然有办法解决。
这样一来,也算减轻了这些知青所在的生产大队的负担。
况叶上工的时候,听着队员们八卦闲聊,不用特意的打听,关于知青带队干部带来的改变,哪些生产大队有什么新闻,也基本上不会错过。
不过随着四月的来临,“双抢”的忙碌袭来,他和队员们的精力就没有到多能分到这些事上。
等到五月的时候,另外一件事成为了队员们的话题中心。
尽管五月也忙碌不已,但这事对于队员们的观念冲击太大,因而反应比较激烈。
上个月的时候,县城的火葬场竣工,县城开始革新殡葬旧俗,提倡火葬。
这对以土葬为传统的当地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尽管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领导人就提出推行火葬,简化葬礼等,甚至一批领导人带头做示范。
但火葬还是不被广泛的接受。
毕竟在传统的观念中,入土为安才是身后事的好归宿。而火葬遗体被火化,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这几乎和他们观念中的挫骨扬灰差不多。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有其他比如葬礼简化、公墓等客观因素,都是火葬不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虽然火葬场的建成,以及殡葬旧俗的改革,现目前还和农村没太对关系,但队员们还是对这事议论纷纷。
一些看得比较远的人,甚至担心起他们自己的身后事。现在县城开始提倡火葬,但政策一旦开了头,涉及到农村是迟早的事。
对于队员们的讨论,况叶在一旁不发表太多的意见。
他自己能接受火葬,并不意味着其他人能接受。
哪怕是在他原本的时代,农村已经提倡火葬多年,但老一辈还是大多不愿意的。
就是他自己已经逝世长辈,在生前都特别的嘱咐过后辈,不想进行火葬,为此还在生前给自己造好了棺函,甚至埋葬地点都早早的建好。
不过这件事毕竟目前和农村还没太多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队员们对它的讨论也逐渐消失,有其他的事情吸引了他们的关注点。
六月初,况叶按照惯例给卫生院送药。
夏季天亮的早,他背着背篓骑上车早早的出了门。
在经过丰水到三汇这条主路的时候,一场意外,让他的行程耽误了不少时间。
正骑着车不断前进的他,看着前方转角处出现了一队追逐的身影。
跑在前面的汉子,也在第一时间发下他,不由的眼前一亮,奋力的加快了速度朝着他袭来。
紧跟在汉子身后的一行人,跟着转过弯道也发现了这一情况,其中一人大声的朝着况叶这边喊道。
“小心!”
喊话的人,尽管隔得老远,况叶却是一样就认出了是武装队的林队长,其身后跟着的也是他那一队的队员。
而朝他奔来的汉子,带着明显的恶意。
很明显,他遇上了一场抓捕行动。
不过和上次单独面对凶徒不同,况叶的情绪平稳了不少,就他如今的体能和身手,对付快到跟前的汉子相当的容易。
听到林队长的提醒后,他干脆及时的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