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两块玻璃
随着第一支运输船队来到东海,主城到东海的航线算是彻底贯通了,船队带来了杨烁他们最缺少的弹药还有建筑材料,东海盐场的建设终于恢复了正常。
而杨烁则是一直在考虑,盐场建成后材料的运输问题,是从外面往这里运输材料,还是把盐场产的盐运输出去。
不过考虑到部落到处都需要盐,还是把这里的盐送出去比较好。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情,杨烁现在一心一意正坐在海边磨玻璃。
从这次歼灭海龙的战役来看,部落非常缺少侦查手段,无论是追击还是追踪,部落已经有了玻璃,所以杨烁想搞个望远镜出来。
现代望远镜一共有两种结构,伽利略望远镜和开普勒望远镜,区别就在于目镜一个是凸透镜,另一个是凹透镜。
两块透镜组装起来,中间根据焦点设置适当的距离,就能实现望远的作用。简单的逻辑,就能大大提高人们的侦查能力,如果在战役开始的时候部落舰队就装备了望远镜,在后面追踪海龙的时候会省下大量的力气。
磨玻璃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这东西危险得很,碎裂的玻璃粉末如果刺入皮肤中是非常难清理的,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
除了工作当中的危险性,还有精准度,透镜磨出来是也测量焦距的,如果透镜的表面不光滑,光线照射进去会产生大量漫反射,最终导致光线损失,而就算表面足够光滑了,还需要较为完美的形状让所有的光汇聚。
所以杨烁连着磨了好几天,身边的玻璃损坏了一块又一块,能达到要求的根本没有多少,在他一边,是一根打通的竹筒,玻璃外边缘卡上木块就能放置在里面,用来调整距离,几天下来,最终让他组装出来两根单筒望远镜。
这东西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全都是劳动力堆积,随着磨玻璃的次数增加,杨烁的手艺也越来越好,两个单筒望远镜虽然简陋,也达到了百十米的望远程度,如果站立在桅杆上,在广阔角度的加持下,整艘船的有效探测距离在方圆两百米左右,大大加强了船只的侦查能力。
既然想到了望远镜,什么放大镜凹透镜就一股脑儿全都搞出来了,尤其是放大镜,让外出族人的取火方式又多了一种,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放大镜聚焦取火,几秒钟内就能成功,省时省力,而且比火折子存放更加简单。
除了取火这种用处,放大镜更是各个实验室的标配,随着部落科技的进步,众人观察得也越来越细致,很多时候肉眼已经很难分辨一些东西,放大镜的应用直接解决了这一难题,而除了放大镜,杨烁又给所有实验室送去了同样划世纪的发明——显微镜。
显微镜这东西和望远镜的原理基本上一样,两块放大镜放置成适当的距离,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更大,通过对物体进行切片,再用光源透射进行观察,足够观察到极为细小的东西。
现代社会,显微镜的发明标志着微观世界的第一次揭露,原始部落中,显微镜的发明同样如此,虽然人们早已经知道了微观世界。
得益于杨烁曾经的教学,无论是生物学科还是物理化学学科,所有人都已经接受了存在微观世界这样的理论,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而此刻,显微镜的问世,让人们第一次通过肉眼观察到了这一切,整个部落又掀起了一股观察的浪潮。
“这就是酋长说的植物的细胞壁嘛!和一个个方格一样!竟然真的是这样的!”
“哇!怪不得酋长一直不让我们喝生水,原来生水里面有这么多的微生物,还在动呢!你们看看!烧开的水里这些东西都是死的!”
“哇!这就是红细胞嘛!和一个塌了的馅饼一模一样!”
......
从显微镜问世的那一天起,部落突然兴起了一个新兴职业,微观职业画师。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连杨烁都没有想到,原本给部落报社工作的画师现在工作之余天天架设着显微镜一个劲儿地观察,把显微镜
植物微观图,具体又分类成各种植物,动物微观图,其中又有各种器官组织,水的,沙子的,什么能看就画什么,前前后后加起来,都能构成一本大百科全书了,杨烁索性直接全都收购了,一起交给部落印刷,正好给学生们当教材用。
凸透镜相比较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透镜,凹透镜,在工艺上来讲就有点难了,在一块玻璃中间磨出一个凹陷来,还要达到和凸透镜一样的光线折射,杨烁花费了几天改进磨具才最终完成了凹透镜的开发。
凹透镜,这东西在现代应该是眼镜上用得最多,当然,在原始部落,也是一样的用途。
这个也怪杨烁没有反应过来,部落从建设之初就有着各种工艺,族人们也在长久的工作中产生了越来越明确的分工,很多时候,手底下的工作都是需要全神灌注的,铁匠打铁,一些细小零件的打造就特别费眼睛,部落族人在看书的时候也是如此,加上部落油灯昏暗,几年下来,很多工匠的眼睛都或多或少有近视的现象,凹透镜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