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说这个,
蔺主任就痛心疾首:
“谁知道这些人,教学生他们都不诚心呐,关键的东西都藏着掖着不肯教。行,这是人家立业之基,不教也就不教了。
可是这帮人利益熏心,总怂恿优秀学生放弃学业,干涉学生的考学意向,还把学生引导到他们的道馆里,报名昂贵的课外辅导班,这种行为是学校断然无法接受的。
冲突了几次之后,合作的事也就暂停了。学校开始培养自己的职业者教师,可惜收效甚微。你的班主任谢老师,是个意外,这些年要不是他,学校恐怕也会有不少麻烦。
上次咱们也谈过,你们这万兵洞,号称是军旅传承,有将也必然是要有兵的,这是其一,这其二,你怎么知道,这小兵里头,杀不出来个将军呢?
要相信孩子嘛,要相信他们的热情,是有未来的。”
面对这么一张脸,蔺主任也没拿康王当年轻人的意思。
只是蔺主任的话,对康王并无打动之力。在他看来,道馆和学校,无疑是竞争关系的。学校找那些人做老师,完全就是缘木求鱼:这帮人如有报国之志,早就去当兵当治安官了,谁还会回家开道馆?
不要说报国,哪怕是对个人事业有所期待,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的,都跑去开拓异界去了,坐家里开武馆,除非是向焦元正那样别有所图,或者武功技法不适合战场争锋的人,否则哪有一个武德过关的。
所以会出哪些乱子,想就知道。
第一次学校和康王提出合作时,康王没有同意,一来是当时他门下人少,分配不开,教学工作就得他自己去做;二来么,那时候学校是强势的,没有讲条件的余地。
康王如果找合作方,第一选择永远是国防军,其次就是治安局。学校,有无皆可,并不是必须的。
这么一来,康王自然就硬气了。
这次形势却不一样,不只是六中想合作,康王也缺老师,尤其是文化老师。这传艺先修德,没文化意志凝聚就会非常难,而且这样的学生很容易就被人拐了。
市郊的武馆地盘儿大了,相对的管理起来就很麻烦,他手底下只有马麒和袁曼曼有管理经验,但是管学员肯定不行,不专业啊。
而且距离市区远了,学员们最好还是住宿制,练功授业都方便,食堂什么的也都好弄,说实话,现在大家胃口都打开了,这个厨房不太周转得动了。
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校务委员会,康王手底下是没有这种人才的,就得从宋项焦马四家里调,但是他并不想这么做,他深知管理人员集中在固定来源中的坏处。
现在马家在外联事务上,就已经有点苗头了:端着谁的碗,向着谁说话,人之常情,袁曼曼锻炼时间还短,应对起来很是辛苦。
有学校的帮助自然是好,但是条件该谈还是得谈的。
康王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只不过是学校迁址而已,如果把在市区的校区迁址到万兵洞现在的位置,他们的地界儿还能再扩大,周围是有这个地理条件的。
对学校来说,却不仅仅从走读校变成寄宿校这么简单,会不会有人说他们被万兵洞吞并了,这是第一时间要考虑的事,因为这关系到接下来一系列变化是否得到许可。
康王能做出的承诺,是他们和国科大是合作单位,将来学生们的成绩,国科大必然是会首先考察的,这只是捎带手,校委会出个通知,校务办公室出两个学生会工作人员就能搞定。
责任重,但是事儿不大。
其次,学生们最好的去处却不是到国科大,毕竟大学对成绩要求还是严格的,他们会有直接参军的通道,成为国防军,或者报考国防军下属的各类学院。
现代社会,参军体检会过不去很难了,唯独要求的就是资格审核这一块儿,标准对普通家庭来说非常高不说,很多时候也显得很神秘。
以康王和国防军的关系,作弊不可能,但是得到更多的资讯是可以的。
就算没有国防军,还有治安局呢,治安局也有学院,也面向社会招募,焦元正那边儿现在就已经在操办这些事儿。
对于一个相对背景比较简单,突然小爆发有点天赋的孩子来说,治安官虽然幸苦,但是不那么危险,待遇对普通家庭来说也还是很不错的,晋升机会也很好。
六中校里,这样的孩子不多不少,因为到这来的,大部分都是职业者的后代,只不过天赋可能有点问题,不上不下,就像杜善年这样的。
但凡好一点,能开始表现了,就像苏奉,不也是辍学被送去宗门进修去了——康王实在看不起这样的家长,他自己就是个例子,在很多事情上学识不够,就得仰仗别人,相当费脑筋。
为什么这么多魔教徒?还不是因为文化不够,被人忽悠几句就上当了。多上几年学,见识高一高,肚子里有点文化,那帮家伙骗人的是不是成本也高一些,对骗子的入门要求是不是也高一些,这就会降低遇到骗局的几率嘛。
他可以自夸一句,他这还不算没文化的,都这样了,那些初高中就辍学去当职业者的,有什么见识了?最后还不是被各种人当刀子使。不学习,没知识,人这一辈子也就没高度了。
虽然是个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