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联想上市(一)
1994年8月,联想公司的管理层,柳联想和杨元勤等人,开始分别在深圳、京城等地奔走游说,帮助联想集团能更快的在国内a股上市。
相对于其他的企业,上市还是困难重重而言,对于联想而言,上市其实并不是很难。因为,联想公司背后的两大股东,都不简单。
新创业系虽然名义上是港资,但国内高层并不把新创业系当外人。香港那些小有资产的,几十亿百亿级富豪,在80年代,都能被国家领导当做贵宾一般招待。主要就是因为,那时候,中国还是太穷了,对于资金太过于饥渴,只要能吸引到投资,即使是让国家高层大佬亲自出来招待商人,也一样是没问题的。
现在,国内虽然依然重视招商引资,但是……更多是地方官员积极奔走!改革开放初期,高层礼贤下士的吸引海外商人来投资,也仅仅是初期的千金市马骨。更大的意义,甚至不是招的那些资本,而更多是对国内宣传,政策逐渐转型到以经济发展为重心了,跟过去不一样了。
当然了,就算是现在甚至是未来,新创业系生意大到这样程度,已经不仅仅的生意,甚至可以说上升到政治高度。
另外,联想公司还有中科院背景,虽然,一开始中科院仅是给了办公室和几个板凳,以及,早期的10多名员工的工资是中科院给发的,很多人编制一开始也是中科院的。当初,中科院支持联想公司创业,也仅仅是中科院的资源有限,不能让所有人都有正经的科研项目可做。一些无事可做的年轻人,荒废着怪可惜的,所以,中科院支持这些没项目做的的闲散人员创业,随便做点什么都可以,重要的是赚钱养活自己,不给单位增加负担。
基本上,联想应该算是超额完成了中科院的期待,没有给单位带来负担,而且,企业主见做大规模之后,还给中科院带来实打实的财务投资回报。
后来,中科院和科研相关的高校,比较喜欢搞风投,利用科研优势去创业。更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对联想公司这笔投资,给中科院带来的巨额回报,以至于,不仅仅是中科院后来依然不断的寻找下一个联想,积极的孵化更多的小项目团队。而且,国内的很多有科研背景的高校,也都是利用自身优势,将研发变成产业,.成为风投领域,不可忽视的高校系风投。
后世,很多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上市公司,前缀甚至是加上学校的名称。比如,科大xx,一看就知道,这家公司是科大孵化出来的高科技公司。川大xx,也和显然的标明了跟川大的关系。中科xx,这类上市公司,应该是中科大孵化。
这些高校不仅仅是有科研方面的背景,而且,还是有政治背景的,其孵化的项目,想要上市,天然是比同类的企业更具备优势。
所以说,很多人经常表示,美国的风投怎么怎么的,仿佛就跟中国没有风投一样。
实际上,只要尝到了利用教育和科研背景进行孵化,能够赚钱,中国的高校一点也不傻。在中国很多资本,对风险投资很陌生的时候,很多科研高校和单位,已经在做风投了。
只不过,一开始没想到,风投最终变现途径是上市套现减持股票,将投资利益更公允的变现。
如果不上市的话,国资控股的企业的股权转让,处理起来就很麻烦。因为,涉及到资产转让,总会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而上市之后,按照市场价出售,则是没有理由指摘,因为,有了股票交易市场,就有了市场公允价值,市场公允的价格转让资产和股份,相对而言,也就不存在黑幕了。
如果,有人指摘,转让价格低了……那么则可以理直气壮的反驳,你认为低了,为什么你不买?
这两大股东护航下,联想集团上市其实不存在障碍,现在主要是为了推进联想公司更快上市。
“截至1994年6月,联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规模127亿元,净资产规模8.6亿元,总股本10亿股。控股股东新创业电子集团,持有4.75亿股,二股东中科院中科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持股4.25亿股,联想集团管理层和职工股权基金持有1亿股员工股……”
“1993年,联想公司实现营收规模38亿元,净利润2.65亿元。1994年上半年,兼并收购盘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盘古学习电脑品牌和资产,将其业务并入报表之后,联想公司1994年上半年,实现360亿元营收,半年度利润1.42亿元。目前,联想集团通过兼并盘古学习电脑品牌和资产,资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激增,成为盘古兼容机阵营销量第二大电脑品牌。包括pc和盘古电脑市场整体的个人计算机市场,联想出货量位列前五……”
“根据市场分析,全球个人计算机技术标准之争已经稳定,基本上是以盘古电脑和pc电脑两大主流标准为主。其中,pc标准核心技术,掌控在美国硅谷和其他发达国家,国内厂商如果从事pc制造,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和成本劣势。正是因此,我公司创始团队,从一开始就更重视盘古电脑的发展,从盘古电脑在国内市场最大的代理经销商,逐渐发展成盘古兼容机自主品牌厂商。目前,全球计算机市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