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七零知青的乡下妻15 四年的大学……
四年的大学生涯, 就跟蜻蜓点水一般,眨眼即逝。 若让阮柔评价,那她会斩钉截铁地说,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 更是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更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在学校里, 未曾步入社会,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保存着一丝纯真与质朴,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和勾心斗角, 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学习新知识中, 那种单纯又热烈的追逐让阮柔想起仍旧有些怅然,等出了大学, 恐怕就很难再看见了。 然而, 时间不给她太多呆愣的时间,因为大四毕业,即意味着要选择未来的道路。 这时候依旧还是包分配制度, 俗话道人往高处走, 大家在京城呆了四年, 难免想要留在此等繁华之地, 阮柔亦如是。 只是可惜, 分配是由上级部门统一安排,并没有他们置喙的余地, 或者说, 过去四年的学习成绩基本决定了他们的去留。 阮柔作为班级中的佼佼者,更是学了一手硬技术,她猜测自己留下来的机会还挺大,导师也隐隐跟她透露过口风, 京城已经有厂子来对接了。 阮柔学的是化工,专业是塑料工业学科,其实更偏向于材料学,专攻高分子化学材料研究,只是如今没有学科分属不清,上面的人也在稀里糊涂摸着石头过桥,什么金属热处理、焊接、硅酸盐研究专业,乱七八糟什么都有。 她在大学四年,尤其是大四,跟着导师参与了不少新型塑料的研发与实验,表现相当亮眼,故而也入了外面不少厂子的眼。 材料学在国内如今是新兴学科,建国之后刚刚起步,如今就如蹒跚学步的婴儿,分布在不同科系,但随着高考的恢复,国家对人才培养思路转变,材料相关学科变得颇受重视。 别看塑料相当不起眼,其实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不小的作用,小到衣服纽扣、电灯插座,大到农业薄膜、交通运输、电气化工建筑等等,皆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阮柔的导师是塑料行业的专家级教授,其教导的学生自然也颇受外面塑料厂的青睐。 “恬恬,真的不留下来继续研究?” “不了。”阮柔摇头,不是她不想继续,而是待在学校里一心做研究固然好,可她更想看着自己实验的成果能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得到应用,且大学里说是简单,可继续往上攻读,其实也没那么单纯。 不说别的,单是研究经费的申请,就是一个大难题。 塑料工业重要不假,可如今这年头,科技发展如同百家争鸣,电气、汽车、计算机......样样都有巨大的研究价值与潜力,每年光是抢研究经费,每个导师都抢得跟乌眼鸡一样。 阮柔见多了,便心生了别的想法。 在学校里固然好,可真正落地到工厂中去,就能更快地保证材料从研究到应用的过程,同理,材料应用回笼的资金,也更能促进材料的研究进展,可以说是互相成就。 “唉,你呀。”导师早明白这位学生的志向,知晓她不会出了学校就浪费四年所学,倒也没有强求,只是有些可惜罢了。 “你可有中意的去向,我给你牵牵线?”导师问道。 阮柔“嘿嘿”笑了两声,早就有了,先前也跟他们的一个主任联系过,不过要是有您的推荐,那就更好了。 “小滑头。”导师笑骂,随即还是任劳任怨写了封推荐信,信是写给对方厂长的,可谓对这个学生大夸特夸。 “谢谢导师,以后要是研究遇到困难,还得导师您帮着看看。” “那还用你说。”导师笑过,严肃道,“恬恬,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吧,国家很缺你这样的人才。” “是,老师,”阮柔同样认真保证,“作为第一批大学生,我清楚知道我的价值和努力方向,定不会辜负老师您的一番教导。” “那就去吧,别的不用多担心,还是那句话,研究需要的就是耐心与细心,只要坚持,科学总会给你答案。” “是。”阮柔立正,随即转身离开。 收拾着行李,她心中忍不住激情澎湃。这实在是个特殊的年代,人人心中都有信仰,为了心中那团光,他们愿意为之奋斗终身,恰好,她也有了追寻的目标。 几日过后,心仪的工厂再次投来意向,双方恳切交谈一番后,对方当即表示,会向上面调她过去,阮柔欣然应允。 这就是除学习成绩外另一项重要因素了——人脉,不拘是老师、家人抑或其他,只要有了关系,能牵线搭桥,就总比一般人多了些许机会。 临近毕业,学校里久违地燃起了股离愁别绪,作为高考后第一批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即将奔赴各自的岗位,或许留在京城,也可能天各一方,再不相见。 如今的分配制度,一般而言,会优先打回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