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 二更君 该事干的事儿
紫檀木的匣子打开, 里头却另有一个玉盒。 严丝合缝、巧夺天工。 魏明洗干净了手,轻手轻脚地将玉盒打开后,却见里头是柔密的黄缎铺着, 缎子之上,有一颗如同鸽卵般大小的丸药。 细看,却原来外头是一层淡黄的蜡封。 魏明小心端着那玉盒走来, 给皇帝过目。 皇帝凝视了会儿, 又看向榻上的人。 在他面前的自然是杨仪。 一头乌发散着,苍白如纸的肤色, 颓然消散的神气儿。 先前皇帝亲眼见到她的第一眼, 心中生出了一个大不祥的词。 此时皇帝探手, 从魏明手中的玉盒内,捏住那蜡封药丸。 他盯着那蜡封, 眸色闪烁片刻,手指间微微用力。 极细微的一声响,蜡封裂开。 里间,却是一颗淡金色的丸药,拇指大小。 皇帝凝视的瞬间, 那丸药已经开始有些色变。 他急忙示意, 旁边魏明上前, 用一枚玉勺接住。 走到床边, 皇帝轻轻地捏开杨仪的嘴,将那丸药送到她的口中。 杨仪的唇都干了, 但破损处, 仅仅有一点血渍渗出。 她通身的血气都仿佛要枯竭。 皇帝盯着她干涸的唇,问道:“无根水呢。” 魏明回身,从一个宫女手中的托盘中又取了一个金碗, 里头盛着半碗水。 皇帝望着面前的金碗,似笑非笑地说道:“说要无根水,便立刻下了雨。看样子是天意啊,天意,让永安侯命不该绝吧。” 所谓“无根水”,便是天降之水,尚未落地,故而叫做“无根”。 这种水一般是用来做药引之用。 用金勺舀了水,送到杨仪的口中。 那颗药丸遇到无根水,隐隐地便有化开的势头。 “玉液琼浆无根水,何必虚妄求长生,呵……”皇帝的手一松,叹息道:“一切自有缘法,且尽人事而已。” 长叹了声,皇帝负手向外走去。 魏明本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榻上的杨仪,听见皇帝念了这声,忙转身跟着往外走去。 来到外间,却见江太监站在那里,魏明暗暗示意,江公公才赶紧入内看护。 俞星臣的马车向前,不知不觉行驶到了双溪茶楼左近,在柳树旁停下。 原来之前小公爷陪着杨仪,远离定北城,不料却被陈献追上。 陈十九一看杨仪的情形,不消说惊心动魄。 “带她回京。”陈献狠狠地咬了咬唇,几乎把嘴唇咬破了,他望着黎渊道:“从这里走运河道!” 黎渊问道:“为何回京。” 陈献道:“是皇上的意思。”他补充了一句:“是我在离京之时皇上格外叮嘱了一句。” 那时候,皇帝已经听了北境的急报,知道杨仪已经病倒了。 而皇帝说的那句话是:“让她回京,回京才能有一线生机。” 当时陈献还以为,皇帝在“胡言乱语”。 杨仪何至于到那种“一线生机”的地步? 没想到,是一语成谶。 黎渊本是不想听陈献所言,毕竟这违背了杨仪的意愿。 而此刻杨仪已经昏迷不醒,竟仿佛奄奄一息。 江太监在旁劝道:“小公爷,若皇上有这话,那必定是有法子,天下之大,卧虎藏龙,京城又是能人聚汇之地,未必没有能救永安侯的灵药跟神医。也许……到底试试看!” 黎渊深深吸气,道:“万一不成呢。给薛十七知道了……” 三人极快一合计,便从运河道秘密回京,而陈献先一步回京报信。 宫内即刻派人接应,神不知鬼不觉,甚至比俞星臣他们还要快一步。 俞星臣听了黎渊所说,只又问了一件事:“她现在怎样?” 黎渊言简意赅道:“不好。” 俞星臣屏息,然后问道:“皇上……” 黎渊拧眉道:“皇上的法子,未必就是好的。” 这倒是,他们谁不知道皇帝的脾性,那样神鬼莫测。 俞星臣定神:“你先前说以防万一……” 黎渊低头道:“我觉着皇上对她太过、太过用心。我不知道带她回宫是好是坏,但现在……顾不得别的,只想保住她的性命。” 虽然黎渊并没说其他,俞星臣却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想……皇上还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