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包拯躲起来了王安石升官了
“盐铁,户部,度支,此三司,何其重要,陛下所托非人,臣斗胆上奏,罢免宋祁三司使之要职,另觅良人守此重任。”包拯并不回韩琦的话语,直接再奏一语,说什么也要把宋祁喷下去。火耗之事,但凡当过官的人,哪个不懂?为何宋祁偏偏就不能及时发现其中漏洞?包拯心中,宋祁当这个官,那就叫作尸位素餐。
韩琦抬头看了一眼包拯,包拯这一刻,哪里把他这个当朝首相放在了眼里?首相都开口回旋了,包拯依旧不依不饶,完全当作没有听见。
身为百官之首的韩琦,心中很是不爽,会如此把他韩琦不放在眼里的人,如今只怕就这个包拯了。
只是不爽又能如何?赤膊上阵,去跟包拯对喷?有些得不偿失。
有些时候,包拯这种做派,其实有点像无赖,官场无赖。这个套路的人,按理说是不可能在官场混得开的,更别说能在朝堂有一席之地,但是偏偏仁宗朝,就让包拯这种人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然后包拯耍起无赖,这不知道如何去招架。韩琦真要与包拯对喷,吃亏的绝对是自己。
韩琦在犹豫,宋祁唯有自己上了,人重要为自己争取一下:“包中丞,你何必如此得理不饶人,在下虽有罪过,但也有救灾之功,难道在包中丞心中,在下就这么一无是处了?”
包拯虎目一张,回头看着宋祁,口沫横飞:“功是功,过是过,有功自然要赏,有过自然要罚,从古至今,岂有功过相抵之说?何况此时所言,更非功过之事,而是说才能高低之事,三司本就是与朝廷所有钱粮打交道的衙门,掌管所有来去账目之所在,这么一点小小账目,你都无辨别之能,还有何面目堪当重任?”
“罢了,别吵了,包卿一开口,朕的双耳都震聋了……”皇帝赵祯还真做出了一个掏耳朵的动作,这还不是说笑,包拯扯着大嗓门一通说,口水还到处飞,这谁受得了?其实……赵祯还是受得了的,口水飞到他脸上,他还得假装若无其事,不好意思当着包拯的面去擦,免得伤了包拯的自尊心。
皇帝当到赵祯这种地步,也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独一号了。
宋祁见得皇帝在说包拯,莫名觉得心理舒服了不少,连忙一躬身:“还请陛下明鉴。”
仁宗皱着眉头,想了一想,还有一副于心不忍,伴随唉声叹气:“宋卿乃是朝廷栋梁之臣,内外倚仗之助,莫不如此吧,欧阳学士一直主持《唐书》修撰之事,如今他又赴任开封府,如此大事,不若劳烦宋卿接手主持一下,欧阳学士只当辅助之职。另升宋卿为工部尚书,以为功劳之封赏。”
仁宗的话,说得很是愧疚,愧疚也只是愧疚,话说得再好听,三司使还是说罢就罢了,不过也还是有重用的,修上一朝的历史,也是重任,对于当朝而言,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韩琦吞了吞口水,看着宋祁躬身谢恩:“谢陛下隆恩。”
还看着包拯趾高气昂,韩大相公很是不爽。
赵祯又道:“包卿,此番当把此事严查。”
包拯作揖:“遵旨。”
“都回吧。”赵祯起身挥手。
几人回头出门而去,包拯是龙行虎步,甚至故意离韩琦只有两步远,头前韩琦与宋祁,本来还有说几句私密话语,包拯就跟在身后,两人只得对视摇头,私密话也就只能忍一忍了。
要说宋祁去修《唐书》,也是倒霉,还被欧阳修嫌弃。欧阳修嫌弃宋祁咬文嚼字,故作高深。这个故事头前也说过,依旧还是新旧文风之争。而今欧阳修推崇的新文风已经占据了优势。
宋祁在修史的时候,把“迅雷不及掩耳”写成了“震霆无暇掩聪”。
欧阳修看到这一句话,还故意在门口题了八个字“宵寐非祯,札闼洪休”,这八个字就是“夜梦不祥,题门大吉”的意思。就是欧阳修故意咬文嚼字编出来取笑宋祁的,欧阳修甚至还直言去编排取笑宋祁。
这是宋祁人生中最后一个重任了,还被欧阳修一个后辈编排取笑。最后宋祁得了个群牧使的大官,这个大官就是主管天下马政的。可别小看了这个官,周朝的时候,秦国祖先就是管这个的,到得汉唐,这也是重中之重。只是到得宋朝,呃……这个官就不那么重要了。
宋朝缺马,这个言论经常会被人反驳。有人说宋朝根本不缺马,唐朝养马之地,宋朝依旧保有很大一块地区。有人说宋朝并不缺马,只是缺少战马。
但是真要看过史料,就会明白,宋朝是真的缺马。也如一些人所言,北宋若是单看地图,是真有养马之地的。只是有人忘记了时过境迁这件事情,说白了,就是生态恶化。西北之地是还有一些牧马之所,只是生态环境与几百年前的唐朝早已不是一回事了。
生态恶化的原因,其实也要归咎于唐。昔日长安为天下中心,万国来朝,那时候的长安,最鼎盛时期,人口甚至高达一百五六十万以上,比宋之汴梁还要繁华得多,长安城里光是外国人,就有上十万之数,甚至还有几千外国人在长安当官当吏。那时候的陕西,可以说是富甲天下,那时候的关外,也是沃野千里。
但是到得唐朝末期,史书记载,整个长安城里,竟然打不出一口甜水井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