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 姜太公钓鱼
() 最后,还是姜家主咬牙问了出来:“王大人,此等神器,不知打算怎么卖啊……”
王镜文摸摸胡子,说出来那个女人交代他的话:“不卖,只出租,一月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这么便宜?”围观的人都快坐不住了,窃窃私语个不停。
都是做布料行当的生意,各有自己压箱底的本事,但这染布的技术,还是停留在蜡缬的层面。
以前大家伙儿都没有这等印花技术,无非是跟北地拼一拼,凭他们几家的实力,绝对能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现在呢?这事儿可恶就可恶在,他们不得不去争抢。
为什么呢?如果别人有,自己没有,还有饭吃吗?
这已经不是去抢一个独门技艺了,而是保住自己跟别人竞争的优势而已。
“不知这租,可有什么条件吗?”钱家主自然想的更长远一点,觉得事情不会太简单。
“简单,要交押金。”
“多少银两的押金呢?”其他人也脸红脖子粗的问话。
“一台机器一百亩地的地契做抵押,到期还了就把地契还给你们”,史原儒跟着解释了一下。
“什么?”
尽管史原儒只字未提交税的事情,但是他潜台词还不够清楚吗?
不要钱,就要地,也不怕你拿了机器跑了,反正有地契,他们的目的,就是土地。
你要将来不交税,土地在官府手里,到时候直接收地……真是好算计!
大的世家自然是不乐意的,但小世家无所谓啊。
差点的土地,一亩三两银子左右,好点儿的十两,一百亩地契抵押,只要他们一个月上交了二十两银子,最后还是自己的!
“王大人,我黄家来十台”。
“我孙家没那么多地,五台可以。”
“我萧家……”
“各位先等等,别着急,咱们这机器现在不多的,也就二百多台的数量,后面再慢慢……”
王镜文这话不说不要紧,一说就炸锅了!
数量不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商机,意味着时机!
在大户人家还反应不过来的时候,自己去大赚一笔,说不好就崛起成哪个大家族了!
喊叫的声音快要震破了天,有的为了抢一台机器,还愿意主动抬价,主动多提供抵押的土地。
姜家和钱家对视一眼,心内发苦,只好也跟着喊价。
最后,这二百台机器分发了下去,换回来将近三千亩土地的地契。
王镜文心里无比的感叹,这得是什么脑子,才能把这么棘手的纳税问题,变成人人争抢的香饽饽……
他回忆了一下,自己貌似从没对这位皇后,有过任何不敬吧。
……
全国性的铁路刚刚开始修建,消息的传递方式仍然古老。
“家主,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呀”,洪家的人很快也得到了消息。
他们知道新皇对他们的忌讳,最近行事极为小心,也轻易不去京都露面。
“暂时应该无事,我们毕竟在余杭,离京都快马加鞭也得走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那边消息不够灵通,我们还有时间筹谋”。洪家主皱紧眉头说道。
“不好了家主”,下人匆匆忙忙冲了进来。
“什么事?毛毛躁躁,有什么不好的?!”洪家主说道。
“朝廷新派的蔡煜轩蔡大人到了!”
“什么?怎么会?”他们刚刚收到飞鸽传书,说余杭要新换巡抚,这就要到了?
“他们,他们坐的船!”下人气喘吁吁。
“船?就算坐船也要十天半月啊,难道是我们消息渠道已经被锁了?”
“大人,不是的,您去看看那船吧,太可怕了,大家都在码头看呢!”
可怕?!
“哼,走!”洪家主甩袖率先走去,他倒要见识见识,什么船,能用“可怕”二字来形容。
码头上已经人山人海,众人朝着远方指指点点。
数百年前,前面好几朝就开始修建大运河,中段最长的一段称之为“通济渠”,纵贯南北,成一个巨大的“人”字,而汴州,就位于中心位置,通济渠也被称之为“汴河”。
现在,那条长达六百五十公里的汴河,上面行驶的,居然是一艘艘的钢铁轮船,船头冒着白烟,没有风帆,速度快的吓人。
洪家主瞳孔紧缩,“这是北地远航的船只吧……”
“是的,家主。朝廷有了这些船只,往来京都只要一个日夜,这……这以后对地方的管控,怕是前朝远不能及啊。”
不少人摇头晃脑,说不上来是担忧还是期待。
……
朝廷通过印花机械和缝纫机,收拢了汴州的三千多亩土地,够吗?自然是不够的。
毕竟,不是所有世家都从事布料行业!
毕竟,南方种植水田的世家,对那杂交小麦也不是很感兴趣。
所以,罗小乔抛的第二个诱饵,就是这航运船队的承包权。
“蔡大人,您说的承包权,是什么意思?”有人低声问蔡煜轩。
每家可以申请年运送货物的种类,按大小和重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