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三万石
刘璃迎面直视刘彻深邃的眸光, 脸上露出一抹天真无邪的笑容:“父皇,如果没有阿璃这样匪夷所思的想法,那太学院现在也不会办得这么好吧?”
刘彻突然想到刘璃给太学院新制定出来的办学制度, 当时他看完后,只觉得这样的想法是如此的惊为天人, 叫人赞叹。
而想出这个制度的人, 是他的女儿。听到董仲舒对阿璃赞不绝口的夸奖, 作为老父亲的刘彻, 心中是格外骄傲的。想到这里, 刘彻忽然哈哈大笑:“说得有道理, 阿璃就应该是如此特别的。”
【汉武帝好感度:77。】
好感度竟然又上涨了两点,虽然依旧很少, 但是刘璃心中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毕竟这份好感度是从当初的1%涨起来的,这一路走来, 也实在不容易。
关于延迟女子必须成婚年龄的法令,在朝堂中讨论了几天, 最终天子采纳了更多人的意见,同意了董仲舒的谏言, 颁布女子可二十而婚的法令。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 女子十五岁之后没有结婚,就不用再罚款了。但是倘若女子二十岁之后依旧没结婚的话, 那罚款的数额就要再翻倍, 从原先的五倍赋税, 变成十倍。
刘璃看着新颁布的这个法令, 悄悄的啧了啧声。刘彻压榨百姓的手段和本事, 还真是六啊。
不过自己好歹也为这个时代的女性争取到了五年的时间, 这样以后应该会少很多十五岁就怀孕生子当妈妈的女孩子了吧。
看在刘彻愿意更改这个法令的份上,刘璃也拿出了属于自己的诚意。
她连夜将太学的课程制度和收费标准,还有一些基础改变都给完善了出来。
第一点:由免费变为收费制度。
太学的教学规模逐渐成熟,如今老师的数量已经足够了,学生也从勋贵子弟扩大成了富商子弟。之前三年试运行期间,学生来上课自然是免费的,由国家提供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出优秀的政治人才。
如今规模成熟了,总不能还要国家再来承担学生的学习费用吧?毕竟一旦从太学院毕业之后,那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是国家公务员了。
所以在刘璃制定的新制度下,肯定会有不少勋贵子弟和富商子弟挤破脑袋想要入太学的。
那这里就要实行收费制度了。
每一个想入太学院学习的学生,每年需要缴纳三万石作为学费。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共十二年,若是一次性缴清,只需要缴纳三十五万石。当然也可以一年一缴。
第二点:每天的课程修改。
目前太学院的课程依旧是上午和下午两堂课,上午学杂记,下午学公羊传。有些班级下午的时候,男孩子要去校场训练骑射,而女孩子则要学习六艺和纺织。
既然现在正规化了,那么这些课程肯定要调整的。
学校每天上午八点开始上课,上半个时辰,休息一炷香时间。大概到了中午,是可以上完两节课的。
为了保证学生们的体力可以跟上,太学院实行一日三餐的制度。早膳和晚膳大家都是在自己家里吃的,中午的这一顿,太学院免费提供给各位学子。
所以需要在太学院内建一个给学生做饭的膳房。
下午一点开始上课,一直到四点下课,这中间也可以上两节课。也就是说以后每天要上四节课。
第三点:学习的内容调整。
汉武帝为什么要设立太学呢?当然是为了让董仲舒更好的向大汉子民传播儒学思想,做到真正的思想统一。
所以刘璃认为,每天的课程中,思想品德课是必不可少的。学院的博士们要更好的将忠君爱国的思想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其次便是刘彻目前最为看重的《公羊传》内容的学习,这个应该属于政治,那就取名为政治课。
最后根据年级的不同,还可以分出不同的课程。例如——
算术课,教学生们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提高动脑能力。
国文课,老师带领学生们阅读欣赏《诗经》呀,《论语》呀,等等一些在春秋战国时候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培养学生的情操。
体育课,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适当的运动,锻炼身体。
音乐课,可以邀请乐府的歌姬来教学生们音乐。
另外太学院中还需要更多其他方面的人才,例如农家(春秋诸子百家之一),邀请农学的代表人物,为国家培养出种植方面的农业人才。医术高超的医学代表人物,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医者等等。
不要独尊儒术,而是百家齐放。
写完这么多之后,刘璃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咬着笔头将自己写的内容又仔细看了一遍,她目前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于是在最后她又写下了第四点:后续内容有待补充。
刘彻看完女儿递来的第二版改革建